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我们北航更为突出,在三千多名离退休人员中,八十岁以上的就有九百多人,约占了三分之一。因此如何做好北航的居家养老就是我们从事老年工作同志的重要任务。
我国的人口多,经济基础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不可能建那么多的养老院。再说离退休人员的收入水平还比较低,要支付昂贵的养老院的费用还有困难,所以目前还是以居家养老为主,进养老院养老为辅。因此如何做好居家养老就成了我们的关注焦点。
目前离退休人员年龄结构分为三个年龄段,八十岁以上的约占三分之一,七十岁以上的约占三分之一多,七十岁以下的约占三分之一弱。根据体检情况,我们分析认为对于八十岁左右及八十岁以上的人员应是我们关注的对象。我们在自愿的原则下,每三至四个人成立一个帮扶小组,小组人员之间经常见面、通电话,有什么情况都能及时得到帮助,同时与有关领导沟通,做到了有情况能上下通气,遇到困难共同努力尽快解决。帮扶小组的人都是居住的地点比较近、关系比较好的同志,这样的帮扶小组既和谐又方便。比如我们有一位老师突然失去了唯一的女儿,成为了一个空巢老人。老年丧子是非常痛苦的事,为了解除她的心里的悲伤,我们帮扶小组的几位同志轮流看望她,有时打电话沟通,有时与她散步,有时帮她购物。她有病时帮她清晨早早去挂专家号,陪她一起去看病,还有二次突发心脏病我们就开车帮她送去安贞医院和北医三院看急诊,及时就医,避免了意外的发生。她远在美国的女婿得知她在北航得到同志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照料后十分感动,在网上发帖赞扬,使北航的声誉传到了大洋彼岸,纷纷赞扬北航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我们单位还有一位老教授家住北京大学,前年她的老伴因病去世,她本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她还有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儿子在家无业养病。最近她突然不慎摔倒左臂骨折,到积水潭医院医治,给打了石膏固定。回到家中晚上因疼痛以及她患有老年痴呆症,所以趁人不备她把石膏给拆掉了。第二天只好又去医院给打上了石膏固定。可到了晚上趁人不备她又把石膏给拆掉了,第三天就第三次去积水潭医院给固定上。这次给换了橡胶的固定架,这种固定架可以反复使用。到了晚上她又把固定架给拆下来,还把固定架藏在衣柜中,我们得知后,到北京大学她的家中,因知道她患老年痴呆症,必须要反复给她讲道理,给她分析利害关系。听说她有一种幻觉说不是医生给她医治的,说是有坏人给固定的。我们只好又耐心说服,告诉她是医生给治的,如不配合治疗会终生残疾,将无法生活自理,劝她要忍耐,并给她吃点止痛药,这样终于度过了这道难关,保住了她的左臂,就在医治她骨折就医过程中,她的患有精神病的儿子又不幸去世,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我们又帮助她去北大社区和医院办理有关手续,去火化处理,事后她的小儿子十分感动。他十分感谢北航,他说“现在像你们北航这样帮助人的不多见!”他非常动情的话语,是发自内心的。
《北京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从今年五月一日起就执行了,我认真学习了一遍。本条例所说的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基础,在政府主导下,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企业、社会组织提供社会化服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志愿者提供互助服务,满足居住在家老年人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养老模式。其中提到的以社区为依托,我认为,我们社区的依托作用比较弱,很多的工作都落在了北航离退休工作处的后面。应加强社区的养老依托作用,要加强学习,积极落实《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在此我提一个建议:希望由社区出面把北航校医院恢复成社区医院,解决看病难问题。同时把社区巡逻车同时兼用去北医看病一公里的问题,即从居民楼把有困难的老年人送到东南校门的问题,做到巡逻、送老人两不误。
(张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