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我和我先生有幸与我们的朋友曹勇去他的家乡固原市,进行了一次不一样的旅游。我看到,曹勇学习并且工作了6年的农村中学,那里的师生至今依然是用水窖来饮水,条件艰苦。简陋的篮球场是他锻炼身体的地方。教室是他教学生耕耘希望的场所。曹勇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回头看看走过的路,看看帮助过自己的老师和朋友。在繁杂、浮躁的环境里,这是一种不多见的品质。我们一路走来,处处微风荡漾,处处阳光明媚。一个小小的宁夏固原市,我们旅游了一个星期,依然游兴未尽。
2009年7月21日我们坐夜车,次日早上7:30 到达西安火车站,挤大巴7个小时到达固原市,磕磕巴巴的路面比原定的时间多了3小时。我看到许多回族同胞,男子戴着无檐的小帽,穿着长袍子劳动;女子戴着色彩鲜艳的围巾。我来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人口64•.8万占全区人口的44•.5%。固原市位于宁夏的南部,清水河的上游,地处陕、甘、宁三省会合处。它自古就是关中通往塞外西域咽喉上的关隘和军事重镇。固原是回族聚居的地方,历史悠久。伊斯兰与中原文化在这里交汇,这里既充满伊斯兰风情,又充满中原的汉族文化。我看着曹勇整理的宁夏介绍,憧憬着在固原一带的旅游。曹勇家住在70年代他父亲分的47平米的教师家属宿舍,二室一厅,后来在外面多加出一个客厅,地方宽敞了。他家使用煤气罐做饭,只有厕所有下水。他母亲的佛龛小屋香烟缭绕。他妹是小学老师,刚刚买了90平米的新房,三口之家,喜气洋洋。 晚上我们一起去体育场,路面尘土飞扬,熙熙攘攘的人们汇集到这里,有的坐在小板凳上,孩子骑在爸爸的脖子上,饶有兴趣欣赏秦腔。戏台上面,六件乐器伴奏,演员清唱,一开口,字正腔圆,声声悦耳。他们传送我们的古老文化,传扬我们忠、孝的传统。我好长时间没有到过演出现场了,这种喜闻乐见的演出让我喜欢。
(一)城墙和博物馆
从公元524年的北魏孝明帝建城到现在,固原已经有1300多岁了。现在可以看到500多年的城墙和一个安边门。明代,固原是朝廷在西北边境设置的九个军事重镇之一,也是陕甘宁三边总督驻节的地方。万历年间城墙的格局类似一个“回”字型结构,这与回族人民在这里居住似乎是巧合?可惜历史悠久的城墙,竟在文化大革命中遵照当年兰州军区司令的命令拆除了,城砖拿来修建了防空洞!我只看到保存下来的西北角的外墙,因它是当年是监狱的一部分才没有被拆除。当年巍峨的城墙已经没有了,真是可惜。第二天我们冒雨参观固原博物馆,它占地1.4万平方米,1988年开馆。这里有一万多件文物,123件国家一级文物,3件国宝级文物。“鎏金银壶”和“突钉装饰玻璃碗”是稀世的珍宝。博物馆有四个部分,展品多的让我目不暇接。博物馆把人们带回到新石器后的时代,让我认识数千年这里生活的少数民族,欣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在这里的功德。没有想到:固原博物馆展品这么丰富,底蕴这么浑厚!
(二)东岳山 沙山
固原城东有东岳山。东岳山是三教合一的山,上面是道教,中间是佛教,下面是儒教。每一个都精彩。玉皇大帝、释迦牟尼、孔老夫子一个个粉墨登场,威风凛凛。恰好赶上阴历六月初一,许愿还愿的,人山人海,络绎不绝。我看到从河南过来的人,风尘仆仆,在每一尊神前面敬香、磕头、放祭品、送钱,神态十分虔诚。中午的时候,我们一起吃斋饭,米饭上面有白菜、土豆和葫芦的烩菜,没有油,也没有味道,可大家都吃得干干净净,没剩下一颗米粒。最后还得喝米汤,称原汤化原食。这真是一次特殊的斋饭。我们到了西郊沙窝。好雄伟的沙山。上面覆盖薄薄的浮土,下面是细细、均匀的黄色沙子,是不用加工的建筑材料。这儿是翻斗车装在汽车上,汽车一辆又一辆在开走。曹勇猜想:这里曾经可能是海洋,现在变成陆地,才可能有这么多纯净的沙子。这真是沧海桑田的变化。我们爬到沙山上面,看见好几座山都是这样,连绵起伏,沙山一座连一座!这么均匀这么细腻这么浩瀚这么源源不断这么取之不尽,不知道这样的开采能持续多少年?大自然这等的“善解人意“,真是令人惊叹。
(三)丹霞地貌――火山寨
固原市的西吉县境内有一景点,山峦呈现暗红色,在绿树的掩映下,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因此得名火山寨。它是我国北方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我来到这里,看到大大小小的兀立山峰。山体南北蔓延17公里,东西跨越10多公里。我眼前红褐色的山体连绵起伏,表面不长植物。后来看到攀岩的绳索和一些凹下去的坑,这里是攀缘运动员的训练基地。我隐隐约约看到上面有石窟,还有大佛!导游说:上面有较完整的4尊石雕佛像,最大的身高4•8米,腹围4•4米,还有3尊铜佛像,其中释迦牟尼佛的鎏金铜像最为珍贵。 “丹霞地貌”源自粤北的丹霞山,由红色砂岩和砾岩等组成,经过地壳的运动、流水的侵蚀和自然的分化,形成了丹霞峭壁,形成了山峰林立的现象。山崖、山峰、山脊、怪石突兀在黄土高原之上,红彤彤的山,是自然的造化。
(四)须弥山石窟
我国有十大石窟,须弥山石窟排老七。它在固原市的原州区和海原县接壤的地方。这里有132个洞穴,315尊佛,其中第51窟的规模最大。51窟由一个主室和左右两个耳室组成。墙壁的四周全是佛的浮雕。我借来手电筒,看到眉目清秀的和善佛和青面獠牙的保护佛,看到好久远的图案,看到剥落的佛像砂面,……。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群佛像在默默叙述、默默记载。第5窟是高20•6米的露天弥勒佛坐像,它安详、端庄,是在唐代武则天下令开凿的,在另一座山上。我拾梯而上,经过好多石阶,走到大佛跟前,仔细端详它。我想与它合影,可是离石佛太近了,相机屏幕容纳不了石佛。我先生带着相机一直走到山下,我才如愿。几百年的岁月,风吹日晒,寒风凛冽,大佛依然安详,真是奇迹!后来还看到题记和碑刻。小洞穴的佛像前面添了铁栅栏。一些山上简直是洞连着洞,佛连着佛。是什么精神和力量在这里造佛?走遍所有佛山,拜过所有佛像,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
(五)拱北清真寺
曹勇还带我们参观了拱北清真寺。拱北,原意为拱形建筑物或圆拱形墓亭,也是先贤的陵墓或者是圣徒的陵墓。这里的墓庐是圆拱墓盖,其它的礼拜殿、坐静室、诵经室和居室是我国南方的庭园式建筑。这儿有六角形、八角形重檐的塔楼,雕梁画栋。墙壁上有砖雕的图案。有刻《古兰经》的砖雕,有生物图案的砖雕;青色砖上面是惟妙惟肖的雕刻,刀功精湛,图案纹理细腻,砖雕动物栩栩如生,植物繁花似锦。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砖雕,被它迷住了。坐镜室有许多字画条幅,回族的文字属于阿拉伯文,如同图画。文字龙飞凤舞,充满生气。阿拉伯文字好美啊! 拱北的大殿经过装修,颜色鲜艳,远远看去落日在蓝色的屋顶上面,真是一幅和谐的画面。
(六)六盘山雄姿 红色印记
到宁夏旅游不能不去六盘山。1935年10月,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六盘山,在青石嘴与国民党部队经过鏖战,大获全胜。毛主席登上六盘山的主峰,饱览群山雄姿。当时秋高气爽,大雁南飞,想到我军北上即将到达目的地,毛主席心情为之振奋,挥笔写下著名诗篇《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这首词是毛主席在1935年10月7日写的,是一篇气壮山河的著名词篇。1961年9月8日,毛主席为宁夏同志书写了这首词。如今毛主席的草书《清平乐六盘山》矗立在六盘山上。这里的长征纪念馆以丰富的展品叙述着长征的历史 六盘山是红军长征过的地方,并且是红军翻越的最后一座山脉,这里的革命纪念地比比皆是,如青石口大捷纪念碑,将台堡会师纪念碑等。这些地方也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七)回族的习俗
回族是一个勤劳、智慧和洁净的民族。他们早上、傍晚点燃苏合香,房间里空气清香,庭院内干干净净。他们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信仰伊斯兰教也称穆斯林教。在回族的居住地都有礼拜堂――清真寺。他们禁食猪肉。喜欢饮有茶叶和五颜六色的干果的盖碗茶。男子爱戴白色或黑色无檐的小帽,热天穿白褂,外套黑马甲,黑白分明,干净利索;妇女戴盖头,不让头发、耳朵、颈脖暴露在外面,本分庄重。老年妇女一般是白色盖头,青年妇女和未婚女孩是绿色盖头和彩色围巾。他们的食品真叫好吃!我俩被曹勇的家人、亲戚和邀请,在饭馆吃了好多次饭。他们的面食,仅仅一个火烧就有几十个品种,馅料不一,做法不一,摆在一起,令我眼花缭乱,不知道选哪一种了?面食橵子也有10多个品种。手扒羊肉,肉质特别鲜美。 宁夏固原游的内容太丰富了!我可能是挂一漏万的记录。曹勇带我俩的固原游是一次珍贵的纪念。宁夏固原,我和你刚刚相识。
(白效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