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开展“学习日”活动精神,4月9-12日,离退休教职工党委组织离退休党委委员一行8人赴我校定点扶贫的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进行了社会实践、帮扶活动,北航驻中阳县的挂职副县长苏睿、阳坡村第一书记冯维成以及马上接任的新书记韩庚等同志热情接待了老同志并陪同参加部分活动。


此外,大家还赴山西汾阳贾家庄村史馆、马烽纪念馆,吕梁高家沟红军高级会议纪念馆、林迈可李效黎纪念馆、一代廉吏于成龙故居、刘胡兰纪念馆等地实地参观学习。

在中阳钢铁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卫建中同志的带领下,在我校3位挂职干部的陪同下,大家走进了中阳钢铁,参观了钢铁制备加工生产线,1780立方米高炉主控室,并看到了高炉成功出铁,铁花飞溅,令人激动万分。

之后,大家前往下枣林乡阳坡村进行调研帮扶,首先分别参观了阳坡村紫云羊场、有机肥厂等地。

在阳坡村村委会,大家详细的了解了阳坡村的现状以及发展情况。

大家亲切慰问了阳坡村老年照料中心的老年人们,赠送了血压仪、按摩捶等慰问品,还在现场为大家认真的讲解了血压仪的使用方法。大家十分关心当地老年人的身体、生活情况,不停的询问、不停的嘱托,希望他们能够保持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刘俊德老师激动的说,中阳是吕梁英雄英勇战斗的地方,英雄的子孙们在这片鲜红的土地上,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了顽强的脱贫致富的攻坚战。他们办起了中阳钢铁公司,当年的贫困村过上家家住别墅,从幼儿园到高中免费教育的好日子。阳坡村建起了养羊场,有机肥料厂,加大种植核桃,扩大机械脱壳,开办枣夹核桃厂等,也一步一步走向富裕!不少农民朋友搬进了县城的高楼大厦,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美好生活!尽管战天斗地,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还有重重困难,但“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感恩参加脱贫攻坚战一线的同志们,祝福英雄的吕梁人民!

参观结束后,在挂职副县长苏睿老师的协调安排下,我校离退休教职工党委委员郑彦良教授为中阳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共300余人做了题为《胸怀大局拓展视野——十九大语境下的国家安全背景分析》的讲座,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郑彦良老师在讲座后说“中阳讲座,送报告下乡,满足了中阳干部‘希望在中阳听到郑老师讲座’的心愿,也实现了自己要为中阳脱贫干点儿实事的愿望。”

大家还参观了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的贾家庄村史馆,详细了解了贾家庄人不畏艰难困苦,五十多年矢志不渝,从一个贫穷落后的盐碱滩变为富裕文明小康村的奋斗历程。

解放以来,贾家庄一直是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数十年来,几代贾家庄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全村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始终坚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道路不动摇;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领先不动摇;始终坚持多个文明一起抓不动摇;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使贾家庄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参观过程中,老同志们仔细的询问了贾家庄的现状和发展情况,感叹于贾家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马烽纪念馆是人民作家马烽先生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马烽先生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马烽先生曾经挂职汾阳县委副书记,长期蹲点在贾家庄体验生活、进行文学创作,期间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影视剧本。如《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饲养员赵大叔》等,这些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原型均来自于贾家庄,整个展馆集中展示了马烽成长的历程、革命的历程、文学创作的历程、对外交往的历程等。

在离开贾家庄的路上,大家偶遇了贾家庄村老书记邢利民,邢书记1976年26岁起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43年,亲历了村里的风风雨雨,为贾家庄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现在作为贾家庄村的名誉书记,还经常在村里转转,时刻惦记着村子的发展建设情况。在见到北航的老师们后,邢书记十分高兴,希望北航的专家们能多到村子里指导工作。

“高家沟会议”是解放战争期间一次较高级别的军事会议。1946年12月16日,彭德怀、习仲勋受中共中央委托,在离石县高家沟村高家大院召开了“陕甘宁边区、晋绥军区和晋冀鲁豫的太岳地区高级军事会议”;贺龙、陈赓、李井泉、罗贵波、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参加此次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央关于陕甘宁与晋绥联防作战的精神;决定三军配合、两翼牵制、开辟吕梁战区;做出了统一领导黄河东西两个解放区的部署。会后发起的吕梁战役和汾孝战役,有力地迟滞了胡宗南集团突袭延安的计划,为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军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纪念馆内展出的大量图片、文字资料和实物等深深触动着老同志们的心灵。

大家神情庄重,在会议旧址前,所有党员一起面对党旗宣誓,重温入党誓词。

马军老师在参观后深情的表示,这次组织我们来到抗日战争期间守护延安的“大门”;中央通往华北华中等各抗日根据地的“通道”吕梁。当年这属于晋绥抗日根据地,在贺龙、关向应等同志的领导下,与日寇进行了殊死的搏斗,牺牲了千百万英烈,为抗战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然而,这里仍属于山西乃至全国的贫困地区,全国解放后贺龙元帅曾多次盯嘱要为晋绥人民“还债”。这次我们在吕梁市中阳县见到北航派往那里已两年的为扶贫挂职副县长、向阳坡村“第一书记”,他们欣慰地告诉我们中阳县已于去年脱贫。这些北航的年轻人可以告慰贺老总:您牵挂的事我们已初步实现了。您拜托的事我们将永远践行下去!
徐扬禾老师说,参观“高家沟高级军事会议旧址”,使我深刻了解了吕梁军民在解放战争初期,在吕梁战役、汾孝战役和保卫延安战役以及保障西北战场的胜利中,做出巨大牺牲。用他们的赤胆忠心、钢铁躯干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英雄事迹可歌可泣!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今天的胜利,就是无数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不能忘记英雄烈士们,不能忘记老区人民!参观完后,我发自内心要说: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向吕梁老区人民致敬!

林迈可李效黎纪念馆旨在纪念林迈可、李效黎夫妇为中英友好、世界和平正义事业做出的贡献。林迈可先生出生于英国牛津,知识渊博,抗日战争期间为北京燕京大学教授,将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度、凯恩斯经济理论引入中国高等教育,同时也是一位为中国反法西斯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著名国际友人。李效黎出生于离石,是离石第一位考入“燕京大学”的女生。抗战期间,二人喜结连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林迈可、李效黎夫妻辗转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绥边区、延安,为八路军培养了大量无线电专业人才,组装了延安第一台可以和美国联系的无线电发报机,让延安声音第一次传到世界各地,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回到英国后,为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仍然奔走呼吁、著作传世,成为中英友好的桥梁和纽带,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赞扬。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毛泽东同志题词的纪念碑赫然矗立在刘胡兰纪念馆前广场中央。

在刘胡兰史迹陈列室,大家认真参观了刘胡兰的遗物和反映她生平事迹的绘画、雕塑、照片、文献资料等。老同志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刘胡兰事迹陈列室、七烈士纪念厅、刘胡兰雕像等,学习了刘胡兰的光辉事迹,深深被她的勇气和为共产主义献身的精神所感动。


曾妙南老师在参观后表示,刘胡兰烈士的英雄事迹和牺牲精神教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特别是刘胡兰烈士在被叛徒出卖的情况下,沉着应对,机智勇敢地保护群众和战友,表现出了共产党员临危不惧,勇于担当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深深刻在我们脑子里。在新时代,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刘胡兰烈士忠于理想,坚持信念,忠诚于党,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徐扬禾老师激动的说,刘胡兰英雄事迹给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上了一次深刻党课。刘胡兰在敌人面前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用她年轻的生命践行了入党誓词!我们向刘胡兰学习,就是要把坚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刻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我虽退休多年了,但“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我要以阳光心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发挥余热!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一生的奋斗目标!在和平时期,当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也要挺身而出,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于成龙被康熙皇帝亲封为“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故居展示了“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卓著的政绩和廉洁清正的一生,大家都感受颇深,表示在这里上了一堂非常好的廉政党课。
返程的路上,大家对此次参观学习帮扶活动进行了简短的总结。郑彦良老师说“这次山西行,时间较短,安排很满,是一次洗涤心灵、收获满满的学习之旅”;李志敏老师说“清明刚过,我们又满怀崇敬,寻访了吕梁这片红色的热土。这既是对历史的最好铭记,也是铺就我们继续前行最坚实的基石。让我们永远传承好英烈们的伟大革命精神。”
此次社会实践让老同志们看到了中阳县脱贫后的巨大变化,同时也是一次爱国教育活动,一次廉政教育活动。离退休教职工党委委员纷纷表示,要以此次社会实践为契机,不忘初心,更好的为我校离退休老同志服务,为离退休党建工作献计献策,为促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力所能及的做好各项工作。
文/摄影 杨 茹
编排/郭小军
编审/郭永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