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身湖南贫穷乡村,从小渴望读书,很幸运我们家乡来了共产党,创建了一所小学,建立革命根据地,学校老师都是地下共产党员,我就在这个小学开始读书。1949年,被一名地下党员带到区人民政府,当了通信员,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我人生永远跟党走的信念。1955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一直在北航学习、工作,至今已有62个春秋。一路走来,都是在党的培养和关怀下、在北航这个熔炉里不断成长,是党和人民给了我一切,我感谢党、感谢人民,感谢北航,感谢同志们!
我爱北航。一次看到学校布告栏有校庆60周年征文通知,我一边散步,一边想我国第一台歼六飞行模拟器研制的全过程,这是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下达的研制歼六飞行模拟机的任务,文传源老先生当时是总设计师,这项任务研制了八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许多同志都参与了这项任务。当时国家面临各种困境,难以想象是怎样攻克难关并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开创我国仿真学科的发展。于是,我动笔写了“我国首台歼击机飞行模拟机研制的回顾”一文,后来学校档案馆把此文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题编入北航故事一书。
人到老年有一种故乡情,总爱回忆过去家乡的故事,忘不了教我的启蒙老师,我到长沙拜访他们时,激发我动笔写了一名地下共产党员好比种子,在家乡在人民中间开花结果的故事,这本书叫“清潭之歌”,希望家乡的孩子要铭记革命前辈的故事、铭记流血牺牲的先烈们。
活到老,学到老。我多年坚持读老年大学,参加老年书画协会,在国庆、建党、建军等纪念节日,我都积极报送作品。单位同志八十岁大寿时,我都送一幅画表示祝福,这些使我老年生活非常丰富快乐开心。
我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离退休党委以及支部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目睹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我倍感振奋,动笔写了喜迎十九大“说说我的心里话”,表达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赞颂。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要不断学习,一颗红心永跟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祝老同志们,健康长寿!祝北航越来越好!祖国越来越好!
学习增智之星 熊银生
编辑/郭永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