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彩鲜艳的南开一个校门

南开大学(Nankai University)简称南开,肇始于1904年,正式成立于1919年,是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的综合性大学。2014年7月29日我来到这里。

“1919年南开大学初设文理商三科,招收学生96人,周恩来为文科第一期学生(学号62)。
周恩来《致留日南开同学》一九一九年五月写道:
“诸位离天津远,还不知道内情。我是现在天天到南开去的。我是爱南开的,可是我看现在的南开趋向,是非要自绝于社会不可了。……”

在南开大学的湖心岛旁,屹立着一座1989年落成的白色大理石周总理塑像,镌刻着周总理的手迹 “我是爱南开的” 六个金色大字。
现在来南开大的游人和南开学子,都在这儿拍照留念。“我是爱南开的” 这句话,已经成为几代南开人的精神情怀。
总理塑像寄托我们的思念

总理的诗: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石头背面上刻着:“总理青年时代的诗作手迹。当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夜,诗人将要离开南开中学求学于日本,以此诗赠友明志。诗中抒写了发奋读书,探索真理,以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壮志豪情,显示出青年革命家宏阔的胸怀与卓尔不凡的才情”。

南开大学当时校长张伯苓,严范孙,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1938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云南昆明合组西南联合大学,为中华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作出重要贡献。1946年回天津改为国立大学。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渤海之滨,白河之津;汲汲骎骎,月异日新。”

南开大学主楼

南开主楼对面的豪华楼,正好当了南开大学的照壁。

呼市34中朋友与南开校友(后排右1)合影

朋友在专家楼餐厅聚会

老朋友聚会,举杯欢乐。

八友聚会花絮,餐后南开校友做导游我参观校园。

云: 和衷共济 讲信佟睦。

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张伯苓校长本意是,要使南开学生具有“爱国爱群之公德,与夫服务社会之能力”
语本“允文允武,昭假烈祖”。允,即文言语首助词。允公允能,意即既有公德,又有能力,德才兼备。“日新月异”,语本《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意即与时俱进,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迅速。

象征太阳、地球的结合。

东方艺术大楼

永明馆

第二主教学楼

这儿水流干净清澈,下游却是丰满的荷花。

水上楼的景观,网络图

思源楼

医学生誓词

嘉陵学舍

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与96岁的叶嘉莹先生共同为学舍揭牌。2016年3月21日,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叶嘉莹获得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2016年7月,叶嘉莹已定居南开。

1979年国外著名教授叶嘉莹先生第一次回国讲学,写下“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的诗句。站在新启用的学舍前,她说:“希望可以把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把古代的诗人、词人们的生命、理想、志意、品德,带着鲜活的生命流传下来,所以我虽然衰老,但还有未完的志意,将继续努力工作下去。”



外国语言学院楼

陈省身,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美籍华裔数学大师、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 。生前任教于美国 。为了纪念陈省身的卓越贡献,国际数学联盟设立“陈省身奖(Chern Medal)”(国际数学界最高级别的终身成就奖)。

省身楼,取自网络

省身楼

铜钟

礼品店名不虚传的天津风筝

明珠楼

商学院楼

荷花结了莲蓬。绿油油的荷叶,勃勃的生机。

在公交汽车上抓拍的天津市容一。天津这个名字最早出现于永乐初年(公元1403年),为燕王朱棣所起,因这里是他到京城夺取王位时的渡口,所以起名天津,意为天子渡河的地方。自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正式设卫建城。翌年设天津左卫,转年又增设天津右卫。清顺治九年(1652年),三卫合一,归并于天津卫。

汽车上抓拍天津市容二

我和南开亲近了一天,傍晚到了离别的时间。35分钟高铁带我回到北京。我期待下一次再会天津。
(白效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