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感悟

当前位置: 首页 -> 风采展示 -> 妙笔生花 -> 心得感悟 -> 正文

谈谈中华文化传承问题

发布日期:2013-07-16   点击量:

2013617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由刘芳菲主持的《文明之旅》,播出王立群妙品花木兰。《文明之旅》是我喜欢的节目,王立群教授妙品花木兰,对传承发扬中华文化,在国内外都起到有益作用。不过看后让我产生一些联想和质疑。

木兰从军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木兰辞》被选入当今中学语文课本,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对《木兰辞》都有记忆,甚至能全文背诵。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小学启蒙教育阶段,每日临帖习字就是《木兰辞》,当时歌曲《木兰辞》在同学中一代代传唱,因此我对《木兰辞》印象尤为深刻。我衷心希望这支优美动人的歌曲,永远传唱不衰,故附在本文之后,供有兴趣者一阅。

根据所临碑帖,《木兰辞》全文如下: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唯聞女歎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朝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聲濺濺。

朝辭黃河去,暮至黑水頭。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聲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渡若飛。 朔風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勳十二幾,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

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阿爺聞女來,出廓相扶將。

阿妹聞姊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牀。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容髮,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慌。

同行十二載,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瞇離。

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看了王立群教授妙品花木兰,发现荧屏上《木兰辞》与八十年前有许多不同。首先,对其中字不同而义相同者,想是不同传抄版本所致,或是繁体字改成简体字者,两者都不失原义,无伤大雅。如聲濺濺改为鸣溅溅理容髮改为理云鬓,以及舊時旧时瞇離迷离等。然而,将願借明駝千里足改为願馳千里足,两者含义就不同了。前者以駝代足,后者迈开双足地奔儿步行。木兰是辞官不做的尚书郎,要和今天退伍复员的解放军战士一样,背上背包步行千里走回家去,太不合情理了。果真如此,难道还需要伙伴们集体地奔儿”“送儿还故乡吗?还有,把朔風传金柝改为朔气传金柝,不仅有失原义,而且没有道理。试想,朔風可以吹动金柝传出声响,而朔气是北方寒气,即使零下30能使金柝发出声响吗?至于把阿妹闻姊来,当户理红妆改为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就更令人不解了。请问:若不是由于弟妹幼小,木兰义不容辞的话,如果有个阿姊,何需阿妹代父从军?按木兰十八岁从军离家计算,十二载后荣归故里已是三十岁了。怎么还会有个三十多岁未出嫁的大龄阿姊当户理红妆呢?简直不可思议!这种错误更出现在中国最权威的辞书《辞海》之中。《辞海》(缩印本)1979年版P18341999年版P1514,都把朔風传金柝写成朔气传金柝1979年版P11461999年版P1385,都把阿妹闻姊来写成阿姊闻妹来。我以为上述质疑不应该发生在《辞海》之中。

由此,我对中华文化传承提两点浅见:其一,对古代一切文学作品,特别是古诗词,应以珍惜文物和著作权法精神对待,保持其原作用字用词写法,尽量不用简体字,不能想当然随意改动,更不能根据政治需要胡编乱造,以不使其失真走样。否则,中国不但弄出许多文物假古董,还将弄出许多文化假古董。其二,作为中华文化圭臬的《辞海》,应该具有最高水平和最高质量,要能经得住历史和时间的考验。而1979年版和1999年版的《辞海》,改编于动乱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在当时政治环境下,无论从形式或内容,都受到严重影响,不但编审不够严谨,其中许多词条带有明显的时代政治色彩。我联想到文革批林批孔运动,四人帮说孔子姓孔名丘(音秋),在两版《辞海》中正是这样写的(见1979年版P11191999年版P1352)。上了年纪的中国人都知道孔子姓孔名 (音母)。如若不信,不妨征询一下海峡对岸的学者,孔子应该叫什么名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年把孔子批倒批臭、扒坟掘墓的结果,却是今天大讲儒家经典,世界一百多国家和地区,开办了四百多所孔子学院。由此可见,急需对《辞海》进行审查修订,消除文革造成的恶劣影响。如果让它在传承中华文化复兴中国梦中,继续以假乱真以讹传讹,将贻害无穷、不可挽救!

中华文化应该怎样传承,这样的大课题,不只是文化部门的事,应该引起全社会以及相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重视。

(文/李光月)

 

Copyright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电话:010-82339367 邮编:100083

信箱:bhltx@buaa.edu.cn 传真:010-82339367

手机版

北航离退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