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感悟

当前位置: 首页 -> 风采展示 -> 妙笔生花 -> 心得感悟 -> 正文

北航老同志参加“我看脱贫攻坚新成就”专题调研在线发言选登

发布日期:2020-08-05   点击量:


【编者按】2020年,中组部老干部局和北京市委老干部局《工作要点》,都对开展“我看脱贫攻坚新成就”专题调研活动作出部署。北京市委教工委、工信部也向各离退休工作部门发出通知,通知要求各单位根据常态化疫情防控实际,尽快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调研座谈以及征文活动。结合我校离退休工作实际,离退休教职工党委面向党支部、广大老同志开展了座谈畅谈主题活动以及征文活动,引导老同志们结合亲身经历撰写学习心得或体会文章,为脱贫攻坚点赞喝彩。从7月28日起,离退休处公众号陆续登载支部活动报道以及老同志们撰写的体会文章。

以文学的影响力助推脱贫攻坚

——北航老同志参加“我看脱贫攻坚新成就”专题调研在线发言选登

孔繁玉

【调研专题】

据2018年05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报道。四川作家郑赤鹰看着眼前这条路惊呆了:这也能叫路吗?两条40厘米宽的混凝土带中间竟然是空的,如同架在碗上的筷子一样,而车轱辘就必须走在这两根“筷子”上。“为什么不修正常的路呢?”对郑赤鹰的疑问,当地干部无奈地说:“钱不够,只能修成这样。”于是,从2017年开始,四川省作协为助力脱贫攻坚,实施了“万千百十”工程,即:每年动员全省各级作协会员,向贫困县农家书屋签名捐赠图书1万册以上;每年动员1000名以上各级作协会员,书写脱贫攻坚伟大进程;每年推出反映脱贫攻坚的优秀文学作品100件以上,其中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文学精品力作3部以上,力争到2020年累计达到10部以上。

四川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充分肯定此项活动,明确要求尊重规律、注重实效,动员广大作家深入脱贫攻坚主战场,讲述脱贫攻坚四川故事,塑造脱贫攻坚四川典型,记录脱贫攻坚四川实践,以文学不可替代的影响大力助推了脱贫攻坚的如期实现。

【个人感言】

今年是极特殊又不平凡的一年,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时点,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今年春天虽然突遇疫情,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就。

我记得总书记在2012年上任伊始,就曾向中外记者掷地有声地讲了这样一句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国人民牢记总书记的指示,各地精准扶贫工作创造出一个个奇迹。四川作家协会用文学的力量助推脱贫攻坚事迹,就是一个突出的案例。4年间,他们全面开展文艺扶贫“万千百十”活动:“万”即每年动员全省各级作协会员向贫困县农家书屋签名捐赠书籍10000册以上;“千”即每年动员1000名各级作协会员志愿者文学书写脱贫攻坚;“百”即每年推出脱贫攻坚主题优秀文学作品100件以上;“十”即到2020年累计推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脱贫攻坚主题文学精品10件以上,以文学精品的影响力,宣传展示脱贫攻坚“四川故事”“四川经验”。作家们深入百姓中,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使命感进行采访活动,以高度的文学自觉奔赴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以创新形式打造出一系列的精品力作。通过千百篇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记录下一个个生动故事,描绘了精准扶贫带来的乡村巨大改变。这对当地百姓奔向小康和广大干部扶贫攻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让人们从中更加真切感受到脱贫攻坚的意义、作用和影响,同时对全国的脱贫攻坚工作也必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我还认为,四川作协的“万千百十”活动实质上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扶贫。老百姓们从作协主席阿来等作家手中接过一本本签名捐赠的精美图书时的喜悦心情就足以证明,那些图书不仅仅是一般的书籍,更是一种温暖他们心灵的教育文化和力量、一种滋养他们知识和陶冶精神的特殊食粮。

我作为最基层的一名退休员工党员深受教益,坚信我们党一定能打赢今年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一定会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带领我们全国人民进入小康社会。

扶贫需要发扬勇担当、肯奉献的实干精神

——北航老同志参加“我看脱贫攻坚新成就”专题调研在线发言选登

李志敏

【调研专题】

人民网2018年5月30日报道。从县城经商到回村担任党总支书记,赵思旺曾少赚了不少钱,但他却没后悔。他说:“改变了我们村,还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自己不亏!”20年前,不到30岁的赵思旺被劝回了村。从之前的村团支书、村主任到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秀山街道大树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肩挑”,赵思旺越干越起劲儿,还曾被评选为了“全国劳动模范”、云南省“最美村官”。对此,赵思旺告诉记者,1993年自己兼任了村里的团委书记,“那会儿还在经商,团委书记纯粹兼职,不过干得挺顺利。”1998年,赵思旺当上了村委会主任,放弃经商,担负起了带领大家脱贫攻坚的重任。这意味着他要放弃每个月8000元的收入,而选择了只有360元的村主任补助。他说:“其实像我们这样有过创业经历的人回村干事,看重的多半不是钱。”赵思旺表示,回到村里,他实现了自己改变村庄的夙愿,赢得了群众的口碑、组织的认可,并没觉得有啥损失。如今,大树社区从一个普通甚至有些落后的村,一跃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0余万元的新农村。

【个人感言】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全国脱贫攻坚,一个地区都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所以,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过程中,尤其要格外关注困难群众,时刻把他们的冷暖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疾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少做一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但要真正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总还是需要无数有担当的热心人倾情奉献、埋头苦干,踏踏实实地办实事,才能真正见到实效。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秀山街道大树社区党总支书记赵思旺,为了担负起带领大家脱贫攻坚的重任,放弃了他个人原来每个月8000元收入的工作,而选择了每月只有360元补助的村主任职务,并且一干就是十几年,终于使大树社区从一个普通甚至有些落后的村,一跃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0余万元的新农村。赵思旺“牺牲我一个,幸福千百家”,真不愧是名副其实的云南省“最美村官”和“全国劳动模范”,令人可钦可佩啊!

编辑/刘佳秀

编排/郭小军

审核/郭永秀

Copyright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电话:010-82339367 邮编:100083

信箱:bhltx@buaa.edu.cn 传真:010-82339367

手机版

北航离退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