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通知 -> 热点新闻 -> 正能量活动 -> 正文

和共和国一起走过75年,我眼中的祖国越来越美!

发布日期:2024-10-22   点击量:

我走过乡间小路

也见过城市繁华

我饱览大好河山

感叹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用脚步丈量

用眼睛欣赏

用镜头记录

相机里的美照越来越多

我对祖国的热爱更加深沉

我叫张保平,1949年3月出生,退休前为北航资产公司的员工,现在是印刷所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书记。生在春风里,长在红旗下,我见证了祖国的快速发展与繁荣富强。一颗红心,一部照相机,一双脚板,我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我最大的感触是:中国越来越美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1970年左右,家里有一台127胶片相机。那个相机特别简陋,就是一个小方匣子,取景框还是一个小铁框,只有一个镜头、一个快门。但通过这个相机我喜欢上了摄像。1973年, 我来到北航印刷厂工作,有了更高级一些的135相机。我休息的时候,总会随手拍一些照片,然后借用印刷厂的暗房把它们放大。

再后来,我认识了一帮爱好摄影的朋友,我们每年都会出去两三趟,这些年全国各地基本都走遍了。

去年,我和一个朋友跑了一趟远道,我们开着车,行驶了15000多公里,游历了中国14个省份,其中有14个少数民族的地区。每到一处,我都被会当地的景观和风土人情所吸引,每次离开时相机里都装满了照片。我现在75岁了,就想趁着现在有时间和精力,多看看祖国风景,看到有意思的地方就拍下来。

这张照片是2019年11月我们特意到浙江廊桥之乡泰顺拍摄的。那天正赶上“泰顺第八届廊桥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式,有歌舞、民间艺人及舞龙队表演,还有申请世界遗产的外国人士及各级领导参加。我们去的比较早,舞龙队正在一字桥上演练。我发现舞龙的背景正好是历经沧桑的古廊桥和500多年的古树,而且舞龙者站在独具南方特色的一字桥上,水面上映出金龙倒影,舞龙者动作各具形态,目光如炬,神情专注。整个画面充满了中国传统建筑和民族民俗相融合的氛围,是一次绝佳的拍摄时机。

我快速按下了快门,记录下这难忘一刻。后期我在光影和色彩上做了调整,强调了舞龙队伍的光亮和舞者衣服的鲜艳,背景的光线和虚化也做了适当调整,将照片命名为《古树龙腾》。

这张照片很有意义,拍摄于甘孜下雄乡洛卡梁子附近,这是1936年7月2日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地方。当车开到山顶时,我回首远望,一座完美的立交桥尽收眼底。我不禁感叹:当年红军走过的路,如今是公路纵横,四通八达。革命英雄们所期待的美好生活已然实现。

这张照片都是在路上拍的,没有具体景点,是赶路时碰到了架桥铺路。我想起早些年,我们到有些地方需要绕道,车坏了也不容易找到维修厂。后来这些地方都修了新路、架了新桥。我开的车就是一般的面包车,但现在没有我去不了的地方。山区里面盘着山的那种小路都修到村里面去了,村里有卖货车,大喇叭喊着肉、食品、百货,当地人买食品和生活用品很方便,村里还有公园、养老机构等,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

关于桥和路的照片总是容易让我感叹。桥和路是两地的连接,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印记。随着祖国的发展,曾经坑坑洼洼的泥土路都变成了宽敞平整的公路,在遥不可及的天险之地也修建了坚固的大桥,天堑变通途,通向光明与幸福

这张照片是《建设家园》,拍摄于西藏自治区。当时我看到,一位西藏青年正在修理电路,在蓝色天空的映衬下,他红色的衣服十分耀眼。他的双臂充满力量,张开的钳子形成框架,露出的脸被太阳照出光线,仔细看,他的脸上充满笑容,十分感染人。他让我感到人民建设家园的幸福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还有很多很多照片,每当我翻看它们时,都会想到拍摄时内心的情感,有震撼、有感动、有兴奋……在拍摄祖国的过程中,我感觉咱们的国家变化太大了,不仅仅是环境的变化,还有人民精神面貌的变化,我感觉祖国的每个地方都是温馨团结的。

摄影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所反映的不仅仅是相机的更迭换代、科学技术的革新,更是一个普通中国人对国家深深的热爱。用镜头捕捉美好生活,用影像讲述中国故事,我的脚步还不会停歇


Copyright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电话:010-82339367 邮编:100083

信箱:bhltx@buaa.edu.cn 传真:010-82339367

手机版

北航离退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