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9日一大早,北航体育部、图书馆、实验小学、工训中心四个退休党支部的成员,迎着东方喷薄欲出的朝阳,乘着秋日五谷清香的晨风,兴致勃勃的前往中国民航博物馆,去感受民航史上的艰辛与辉煌,分享伟大祖国民航事业的腾飞的硕果。

来到展馆,玻璃幕墙与白色主体搭配大量曲线的设计,让大家仿佛进入到一个航站楼。离远了看,展馆造型像是一个发动机,体现了当时建筑设计师的独具匠心。
在展馆里,有Li-2、英宇BAe146、伊尔IL-14、三叉戟、运Y-7、空客A310-200等中国民航不同历史时期使用的运输机。
运5型飞机是我国第一架自行制造的运输机,也是生产批量最大、投产时间最长的运输机。自1957年12月7日由陈达礼驾驶完成首飞后,在南昌飞机制造公司共生产了728架。1970年5月转至石家庄飞机制造公司生产,1989年改型运5B飞机,并取得补充型号合格证。
米-8型直升机是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中型直升机。
伊尔14型飞机是苏联伊留申设计局在伊尔12型运输机基础上改进设计的。1950年7月首次试飞,1954年开始投入使用。1957年,空军批准伊尔14型飞机4208号改装为领导专机,1957年10月至12月,毛泽东主席曾乘坐过两次4208号专机。

ARJ21飞机是中国严格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中短航程涡扇支线客机,ARJ21 飞机基本型为78-90座,设计航程达到2225-3700km。ARJ21飞机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ARJ21飞机项目迄今为止荣获的最高奖项。

大家欣赏着各式各样的飞机,内心感触颇深,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有一种艰辛叫白手起家,有一种魄力叫勇者无敌。有一种奉献叫呕心沥血。
白手起家。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先驱们,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在物资匮乏的环境下,秉承自力更生的顽强精神,披荆斩棘,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开辟出新中国民航事业的一片新天地,并取得辉煌的成就,他们是共和国民航事业的开拓者,是最大功臣。
勇者无敌。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只有36个简易机场,到2020年底增加到600多个,拥有国内航线4686条、国际航线895条,和62个国家的153个城市实现了定期通航,中国民航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凝聚着几代民航人的智慧和汗水。
呕心沥血。新中国的航空事业取得伟大成就,不是一个人取得的成就,而是千千万万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勇敢无畏的试飞员,前仆后继奉献出青春乃至生命的才取得了艰难成就。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今天的繁荣昌盛。虽然他们不是每个人都有英雄的称号,但是他们每个人都称得上是英雄,他们是英雄的集体,他们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脊梁。
长期以来,世界大客机市场,一直被美国的波音公司(BOEING)和欧洲的空客公司(AIRBUS)垄断。在9月中旬,中国工程院院士、C919大型客机系列型总设计师吴光辉在公开场合透露,中国商飞已完成C919全部取证前的试飞任务,这宣告这从今年开始,过去二选一的局面可能要被打破。三选一即将成为现实,多出来的那个选择,是在中国。

在中国民航博物馆,我们见识了各种各样的国内外飞机,看到了民航科技从最初的蹒跚起步到如今的迅猛腾飞。参观之余,大家顺便游览了金海湖的美景,让活动锦上添花。在回来的车上,大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继续为社会添砖加瓦,尽自己微薄之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