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下一代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通知 -> 热点新闻 -> 关心下一代 -> 正文

以您为旗帜,为我们共同热爱的伟大中国永续奋斗!

发布日期:2019-08-26   点击量:

虽然只做了您一天的学生,但我愿以您为旗帜,为您奋斗一生、我们共同热爱的伟大中国永续奋斗!

——冯如书院巨匠航心实践队采访高镇同院士实录

院士介绍

高镇同,男,汉族,1928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江西都昌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镇同是我国著名结构疲劳与可靠性专家、教育家,也是我国飞机结构寿命可靠性领域的开拓者与奠基人,被誉为“永远不知疲倦的结构疲劳专家”。他培养的学生中有五位院士,成就“一门六院士”的佳话。他创立了疲劳统计学分支学科,建成的现代化飞机结构寿命可靠性评定专家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我国20余种机型、数千架飞机的定寿、延寿工作,经济效益达数百亿元。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等,评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中华慈善人物”等称号。

七十年风雷巨变,七十年奋进迭起,新中国的成长离不开每一位奋斗者的辛劳付出。“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高镇同院士入围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最美奋斗者”榜样代表,高镇同老先生一生走过了漫长而辉煌的研究生涯,我们聆听大师奋斗历程,感悟前辈精神风范,致敬所有七十年来为祖国今天繁荣富强奉献终身的最美奋斗者!

八月的北京傍晚尚有些热意,暖风挟裹着蝉鸣声声,散步与运动的人群在操场各处热闹着,校园也随着路灯盏盏的亮起浮现出更多的闲适与惬意来,而巨匠航心实践队的四名同学在这样温热的晚风中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院路校区高镇同院士家中的路途。

在约定采访的时间提前五分钟到达后,我们轻叩高镇同院士的家门。高镇同老先生已然穿着整齐,为我们开门并热情地迎接我们。他虽已鲐背之年,但仍然精神矍铄,双眼深邃明亮,脸上尽是温和的笑容,白衬衫与长裤熨帖平整,一丝不苟,愈显精神焕发。高镇同院士邀我们进入书房,屋内陈设很简单,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张书桌,上面整齐摆放着一叠手稿与资料。而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书房中墙上各类的证书与绶带,而摆在最中间的是写有“人民教师”和“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的绶带,足可见老先生对教师这一伟大职业的重视和对慈善事业的热爱。高镇同院士和蔼地邀请我们就坐,而在桌上早已摆好了为我们沏的茶水,茶香悠然甘冽,霎时减少了我们的紧张感,先生的平易近人和细致入微也可见一斑。

主持人介绍高镇同院士之后,队员们都迫不及待地表达了自己的景仰之情,也向他分享了自己选择北航,选择空天报国的初心所在。高镇同老先生听后面露了慈祥的笑容,也从小学起开始讲述,与我们分享了自己走上航空报国之路的历程,我们的采访和对话便在这样较为轻松的环境下开展起来了。从小学学习成绩不太理想,转而变为中学的插班生,继而连跳两级,再到上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高镇同院士娓娓自述学生时代的经历。他重点提及了在小学时期,那时的中国正在遭受日本侵略,常能见到日军的飞机在天空中狂轰乱炸,对当时年轻的他造成了很大的思想上的创伤,觉得好像日本有了航空利器就可以横行霸道。要制造我们国家自己的飞机的信念的种子,便是那时候种下的。而那时我国没有自己的航空工业,很多他大学时的同学都没有能坚持下来,但是高镇同院士还是没有放弃希望,毅然选择了留守在航空行业中。

之后高镇同院士分享了一些在建立材料力学实验室、培养千余名学生方面的故事和大学学习心得,对青年后学提出了“勤于实践,敏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要求。在谈及对青年后学寄语时,高院士拿出了他的手稿,上面用遒劲有力的字体写着写给青年朋友们的三首诗:

寄语青少年朋友

其一·原始创新

勤奋学习不畏难,科学实践意昂然。

中华儿女凌云志,原始创新勇争先。

其二·美丽中国颂

绿水青山叠翠林,蓝天如洗艳阳村。

风清气正昭日月,美丽中国颂古今。

其三·爱国·报国

爱我中华意志坚,壮怀谱写报国篇。

改革开放新时代,锦绣前程会群贤。

高镇同老先生在诗中分享自己在结构疲劳领域做出的原创性成果,还展示了一些与先进国家科学家签订技术合作协议的资料,称原始创新长中国志气,强调了原始创新的重要性。高镇同院士还称在座皆为为忘年之交,队员们都深受触动。

在两个多小时的正式采访结束后,高院士还如数家珍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宝贵的资料,最后将珍贵的四份的文件资料、一页手稿与两张照片作为礼物赠予我们。向思静同学代表巨匠航心实践队和冯如书院为高院士鲜花。

“中华学子盛世行,报国图强创时空。辅佐黎庶兴基业,绚丽多彩慰平生。”我们感念于高镇同院士经世治学、航空报国的作为,亦敬仰他爱生如子、立德树人的风范。在同学们感谢与掌声中,冯如书院巨匠航心实践队高镇同院士访谈活动圆满结束!

高院士所赠原始资料

经过实践队员们的整理,我们得到了对高镇同院士采访的实录初稿,高镇同老先生也十分关心我们的工作进程,两天后,我们将文字初稿送至了高院士家中。

再次会面时,高镇同院士又用时两个小时将我们整理的采访实录一字一句的审阅,将稿件中不妥当之处一一指出并订正,他的严谨再次让实践的队员受益匪浅。

从高镇同院士懂事伊始,就深感旧中国人民百年来蒙受丧权辱国之苦,忍辱负重,饮恨悲歌:

负重提携走天涯,

流离失所卧黄沙。

国之不盛家何在?

自古有国才有家。

他形容70年前旧中国是“丧权辱国,内忧外患,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对比新中国“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繁荣富强,四海升平”,再三嘱咐青年后学要珍视这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兢兢业业,矢志不渝,为新时代做出自己的功绩!

七十年风雷激荡,正因为有着高镇同院士这样在各行各业中砥砺奋斗的爱国者,中国的脚步才愈发铿锵。

采访实录

“国之不盛家何在?自古有国才有家”

爱国是他永不疲劳的动力之源

一、高镇同院士自述成长经历-走上航空航天之路

1937年日军侵华时,当时我在上小学,中国正遭受着日军的侵略,空中穿梭着日军的飞机。当时日本掌握了太平洋战区的制空权。日本的零式战机飞得很快,以牺牲驾驶员的生命安全为代价把飞机重量压到最低,所以它性能比较好,例如爬升性能,飞得高飞得远,机动灵活,所以他掌握了太平洋战区的制空权,因此日本可以横行霸道,狂轰滥炸。最明显的是不仅仅压制中国,还有偷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那也是靠日本的飞机。这一场战役美国死伤了3579名官兵,很多的飞机军舰也被炸沉了,所以美国旋即宣战。偷袭珍珠港是对我们当时年轻的孩子让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思想上的创伤。觉得好像日本有了航空的武器就可以到处横行。日本对中国也是狂轰滥炸,死伤不计其数。在欧洲战场也一样,像德国实行闪电战,几天之内吞并某一个国家。他也是靠飞机狂轰滥炸,把对方国家首都炸得一塌糊涂,然后陆军、一些装甲部队开进去,对方国家几天就沦陷了,所以德国纳粹在欧洲战场也是靠着航空这个飞机的力量横行。当时来看,不少年轻人都觉得要是学会了航空知识,将来能自己造飞机,中国就不会受到凌辱,就能抵御强敌了。

我考大学的时候成绩不是很好,中小学时太好玩了,甚至还留了一次级。人的智力发育有早晚,有人很小就成长起来了,有的人智力开化的晚,但是你不要觉得就没有希望了。我当时就是属于后知后觉的孩子。当初初一的时候好集邮,每天玩这个,上课也不好好听课。所以后来留了一级。但是我的哥哥们成绩都很好,他就笑话我说你怎么还留级,正好那个时期我的智力也发育起来了,就觉得太不好意思了,也受到家里的压力。其中我有一个哥哥,全北京市会考第一名。所以他看到他的弟弟这样,他就训我,我当时也觉得很羞耻,就开始努力。这一下从留级生变成全班的优秀生了,考试的时候,特别是数理化在一年级时,在班上总是考最好。老师都很奇怪。所以这个学生一旦智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他自己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勤奋学习了,学习认真了,是可以学好的。

我学好之后,我同班的同学就和我说,你学这么好就不要按部就班了,干脆就跳级就得了。我那个时期是初中二年级,功课特别好,同学就说你初三可以不上了,有的学生说,高一你也不用上了。跳一个班的有,我跳两个班,我初三和高一都没上,直接就从初二就靠着一个暑假的自修,没有找老师的补课,我就考到高二了。

这个学校叫艺文中学(今北京市161中学),它有一个特点,它是私立中学,用的是道尔顿制。那是什么意思呢,只要你成绩好,就不必按部就班的学,叫做同等学历。它承认我的学历,我通过考试就直接到高二了。到了高二以后我还能跟上班,数理化很好,但是英语、日语,汉语不好,所以总的成绩不是很好。到了大学,虽然考上了大学,但是在班上成绩不是很好。为什么呢,当时的北洋大学,就是现在的天津大学,它是国立大学,也是当时比较好的一所大学。它讲的课程全都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用的教材,全都是英文的教材,都很难。在北洋大学一年级,如果数学英文两门课考试不及格,补考再不及格,就被退学了。班上好多同学都被退学,我就害怕被退学,要是退学就糟了。我数学不是学不好,看不懂他的书,都是英文的,老师讲课也是英文。我英文考试将及格,六十分。英文内容较深,很多单词我都过去没见过。我在大学里下了苦功夫,不仅学了英文还学了俄文和德文。

当时上了大学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学航空的毕业就失业”。因为什么呢?中国自己不会造飞机,根本就没有飞机制造场。所以没有用武之地。学了航空也没法找工作。所以很多同学转学了。原来同班有30几人,最后就剩6人,到毕业就只剩4人了。当时我为什么坚持下来了呢?就还抱着一线希望,中国能够富强起来,有自己的飞机场。我运气比较好,在49年,上大三的时候,新中国成立了。50年我毕业的时候,中国也有自己的飞机厂了,虽然还不能自己设计飞机,但是从苏联那引进了不少飞机,至少可以模仿着制造、修理。而且当时政府也在发展,中国要有自己的航空工业。所以各个学校航空系就开始发展了,因为政府鼓励要培养航空的人才。

我毕业之后,我国就要开始组建自己的航空学院,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北航。咱们的北航是国家组建的第一所航空院校。我在51年到了清华从事教学工作之外,还代表北洋大学参加筹备工作,到52年就组建了北京航空学院。北航成立时我只有24岁,还是个助教。成立的那一天连个礼堂都没有,利用中法学院的旧址,里面有个小礼堂,就在那开的会。参加会议的人也不多,做报告的有苏联专家,当时是院长顾问,他帮助中国制定航空学院成立的规划。会场非常热烈,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场面,大家都非常高兴:中国终于有自己的航空学校了。而且将来还要开办各种工厂,也不用发愁去向。所以我从小的理想也得以实现,我就一直坚持下来了。

二、青年后学与高院士问答实录

问答

巨匠航心实践队:您是如何坚定航空报国的信念,一直坚持下来的呢?

高院士:我的同事也有做了一段就不在北航,或者不在航空工厂的。关键是要喜爱你的工作,从你的工作中取得一种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就有了乐趣,有了兴趣就有一种执着的追求。所以我一直坚持到现在,没有离开过北航。从1952年到去年我才退休,这66年来一直在北航工作学习生活。可以说北航是我的一个成长的苑地。

巨匠航心实践队:您被誉为“永不疲倦的疲劳学家”,请问在科研工作中您的动力是什么?

高院士:当一个人很热爱他的工作时,他就会不惜一切的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当然要讲动力,最重要的动力是为国图强,就是我刚才说的,中国要是没有自己的航空工业就会收到列强的欺辱。他总想侵略你,就是想从你身上获得好处。所以你如果没有强大的力量抵御他,他就会侵略你。

一开始哪来的动力?不断工作,取得兴趣,有了成就,这些动力是不断上升的。

巨匠航心实践队:您认为应该怎样“治学”?

高院士:你们要学习好要靠三种力量。一个就是你们刚才问我的动力,在我的诗上也有表现。有动力,还要有智力,脑子好,要有理解力和记忆力。天赋之外,还要靠勤奋,我在诗里写到“勤奋学习不畏难”;勤能补拙,你天赋差点,勤奋学习就能上补去;熟能生巧,工作做多了就能生巧,生巧实际上就是创新。当你干重复性工作的时候多多动脑子,自己亲手去干。这就是我说的:“勤于实践,敏于思考,勇于创新。”还有一个就是毅力,就是遇到困难不要屈服,勇于克服困难,不要害怕失败,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巨匠航心实践队:您只用两年时间便创造了材料力学的实验课,在这个经历中,您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高院士:当时美国禁运,一禁运英文资料我们都看不到,就因为我那时会俄语,我看的都是俄文资料,所以我订货订那么多疲劳机都是从俄语书上看到的,所以我在两年之内建成了实验室。我完全是靠我俄文有一本书《材料力学试验》,我看看它那教材里面都有什么试验机,都做什么实验,就完全照着办。

购买机器的时候我跑遍了上海去找机器。那时候我在公司楼外翻说明书的时候听到里面的经理们管我叫“boy”,这里的boy是个贬义词,我听到他们在里面谈论,他们看我的穿着怀疑我能否看懂说明书吗。我听着很不舒服,但是还是忍住了装作没听见,先找这里面有没有所需要的试验机。后来发现真的有,然后壮着胆子进去了问他有没有实验机器销售。他很怀疑我到底能不能买得起,用简单的中文问我是哪的,我用英语回答我是北京航空学院的,但是由于学校刚刚成立所以他们不知道,我说北京航空学院刚成立需要购买一些实验设备。经过一番交流之后他们发现我的英文还不错,然后说我要买路森豪森沃克公司的试验机。我用德语说的工厂名字,他们发现我竟然还会德文,然后问我是哪个大学毕业的,我说我是北洋大学的之后,他们开始对我敬重起来。然后我把我的清单给他们看了之后,我们开始谈价钱,交了一些定金。第二次再来的时候,他们就对我更加客气了,他们知道我是来买东西的了。

巨匠航心实践队:论语有言:“才、德。”您不仅在科研方面硕果累累,在教书育人也大有建树,您是如何与学生们相处呢?

高院士:我在北航工作,有很多学生,我们师生的关系非常好。北航建校至今搬过好多次家,我个人收藏的东西遗失了不少,但是有些学生的作业我还没有遗失。有一份1964年的考卷,是徐家俊的,他考的非常好,我还给他一百分。若干年后他来找我,忽然我给他考卷一看,他非常受感动,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我在他一生中今后还会有老师,但是不会有高老师这么爱护他。他自己都没有保存自己的一些材料,看到我给他留的考卷保存了几十年没有损坏,所以他非常感动。像这样的学生有好几位,我和学生之间也建立了密切的感情。这也更增加了我搞教育的决心。除了本科生之外,我还给研究生上课,还有进修生上课,还给中央电视大学——电大上课,还有在工农兵上大学给工农兵学员上课,还有我下厂去给技术人员上课,所以这样看我的学生得有上千人,也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有五位学生当选了院士,还有很多当教授的、当研究员的在全国各地工作。甚至有一次我坐在公交车上,有一个同学就叫我“高老师”。我问:什么时候教过你?他说我是电大的。他认识我,我不认识他,但是我们热烈地交谈,都很亲切的。所以我的学生遍布全国,包括我的学生在国外取得成就的也很多。我的学生有成就,他们的成就当中有我的一部分,我的成果当中也有他们的一部分,这也是成为师生关系的一个最好的融合。

巨匠航心实践队:现今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有什么区别?

高院士:韩愈曾经在师说中说老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传道,讲讲人生大道理,授业,就是讲一些专业的知识,解惑,就是答疑。但是这些工作都是把前人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你,只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今天这个时代的大学更注重培养治学能力。如果完全靠着老师教你,那这个社会就不好进步了。前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将来你们要创造新知识,在大学就是要培养这种治学能力。

巨匠航心实践队:您诗中提到了“中华儿女凌云志,原始创新勇争先”。您为什么要着重说明原始创新呢?

高院士:这原始创新十分重要,原始创新新在英文里叫originality。它是前人没有做过的,自己从零开始攻坚,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敢于想先人所未想,勇于向传统观念发起挑战,沿着没有鲜艳思路的方向探索,开辟新定义,建立新体系。这有一种威慑力量,比如说有一个东西中国做了,别的国家都没有做到,他就对你有一种敬畏的心情,他就自然而然的钦佩你。那么对我们自己来说,原始创新长我们的志气。

巨匠航心实践队:在您生活的年代条件非常艰苦,您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您心目中的爱国是什么样子的?而处在繁荣富强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又该如何去体会爱国情怀并将其与个人信仰联合在一起?

高院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你们今天能够过上这个好日子,吃穿不愁,能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那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我们那会苦着呢。我刚才说的好像没什么,我学那么多课还得一百分。那会非常苦,吃不上什么东西,吃不饱,穿不暖,在阴冷的教室里头上课。你们现在不会这样,那时候没有那么多衣服穿,屋子里面也冷,暖气也不足。多一半人上不起大学,国立大学虽然不收学费,但是家里面供不起吃饭和买书钱。现在处于这么好的时代,千万要珍惜。

前人载的树你们现在享受到了,那你们怎么报国呢?你们也做出成绩来,为了中国的富强,具体来说,为了下一代怎么生活得更好创造条件。

队员感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七十年,中国的成长走过万水千山,七十年,奋斗者的故事仍在续延。经过这次采访,实践队的队员们不仅近距离感受了大师风采,聆听了高镇同院士的成长故事,也产生了很多感悟。

“有志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现在的我们,不论通过纸质资料还是讲述,大抵都很难还原在当时国家社会风雨飘摇,人民生活难以维系的情况下,高镇同院士仍然选择坚守在航空航天行业的艰难。我们处在一个和平而繁荣的时代,很多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条件设施在当时却是难以想象的。我们珍惜现在的时光,不只是要珍惜我们青春年华,更是要珍惜七十年来前辈们的奋斗成果和智慧结晶。

当高镇同院士提到选择航空航天的初心时,他回答道这是源于热爱和祖国的需要。高镇同院士真正地将个人命运选择与国家未来联系在一起,并穷其所能为之奋斗努力,但这样的选择并不是战争年代的专属,事实上,处于新时代的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也是如何将个人理想与爱国情怀结合在一起,无论未来我们处在哪一行业,我们都要对人生价值的实现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采访高镇同院士是巨匠航心实践队第一次采访任务,也是我第一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航空航天领域的院士。虽然采访之前通过阅读一些材料了解到高老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院士,但采访前还是有些不免紧张。

实践队一行四人提前5分钟到达了高院士的家中,但这时候的高院士已经早早地准备好了材料,换好了衣服坐在书房等待我们的来访。他虽然已经91岁高龄,但高院士的声音依旧十分有力。在采访中,高院士十分亲切,既称我们是忘年交,又把我们当做他“一天的学生”。高老温和而深邃的人格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深深吸引着我。

在采访中,我最大的感触便是高院士的严谨,从身上衣服的平平整整,书房摆放的错落有致,到准备材料的光洁如新,看不到一丝褶皱,所留下笔迹的方正,回答问题时的准备充分,都显示着他对生活工作的严谨态度。

这次和高院士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不仅仅是了解到高老的丰功伟绩,更多的则是让我近距离体会到高院士作为一名院士对国家、工作的态度,体会到了他的人生智慧。这次经历解答了我许多在学习和信仰上的疑惑,我希望这次经历可以帮助我在未来的人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这次采访让我们近距离接触了高镇同院士,采访期间先生的言谈举止也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大家”。

从一进门就看到的桌上泡好的四杯茶,到采访的开始高老送给我们每个人一份书籍礼物,先生的细心与体贴让我们倍加感动;手稿上工整的字迹,码放整齐、细心整理过的资料,无不透射出先生治学严谨的态度;采访中,先生讲述着他为何选择北航、为何坚持着他的事业,言谈中我们感受到他对北航、对航空事业、对国家的热爱与自豪;而先生叮嘱我们要学好英语、注重创新,体现着他对于我们后辈的殷殷寄托。

在采访前我们已经阅读过大量资料,对于先生的学术成就有一定了解,而这次采访让我能够跳出纸面,更加立体、真实地认识先生、了解先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师长,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大家。这次采访的经历我将深深地记在心中。

文案:王羽佳 向思静 盛震明

摄影:林菁菁

排版:王致远

审核:郭伟丰 王羽佳

Copyright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电话:010-82339367 邮编:100083

信箱:bhltx@buaa.edu.cn 传真:010-82339367

手机版

北航离退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