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下午,“空天逐梦七十载 青春报国代代传”助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交流会在思源楼二层多功能厅召开。校关工委副主任魏志敏,校关工委秘书处相关负责人,学院副书记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参与“寻找北航印记”活动的老同志,本科生和研究生学生代表等80余人参会。校关工委副秘书长郭永秀主持会议。
会前,参会人员集体观看了活动回顾视频。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惠媛首先发言。作为“寻找北航印记”活动的第一发起人,她回顾了开展“寻找北航印记”活动的初衷、历程及成果。谢惠媛谈到,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五老”的育人优势,在大学生中反响热烈,是“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与探索。《寻找北航印记》一书可作为鲜活生动的思政教材,为青年思政教师提供教学资源,使更多的大学生受益。最后,她对参与本次活动的老同志表示感谢,希望今后可以和校关工委、离退休工作处合作开展更多的老少交流活动,让思政课真正的“活”起来、“动”起来。
会上,校关工委副主任魏志敏为参与“寻找北航印记活动”的老同志颁发荣誉证书及奖杯,感谢他们不忘老北航人的初心和使命,为助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积极发挥作用。
“五老”代表莫瑞庭、孙世长等人为参与活动的学生代表赠送《寻找北航印记》书籍,经济管理学院副书记高超、科学与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丛龙达为学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表彰他们在活动中的优异表现,鼓励他们红心向党、奋发图强。
在现场交流环节,机械工程学院本科生张宏宇,思源大学生记者团团长、网络安全学院博士生刘慧发表感想。他们说,老同志理想信念坚定,永葆“红色工程师”的底色,服务国家大局,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与老同志的交谈不仅仅是一次采访,他们传输的价值观、给与的精神启发,让青年人终生受用。来自网络安全学院的本科生杨天豪近期刚加入到老少采访活动中,他发言说道,老同志是北航精神的载体,与老同志接触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理解北航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具有深远意义,他期待今后会有更多机会跟老同志交流。
“五老”代表曾妙南、徐扬禾、袁东晖、先敏、韩国军发表感想。他们纷纷表示,助力大学生思政教育、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新一代北航人朝气蓬勃、才华横溢,有爱国情怀、有创新精神、有服务意识,他们非常乐意用人生的阅历和经验去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五位老同志多次表示,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们始终牢记着北航人的担当责任,未来他们会继续积极参与老少互动的各种活动,发挥“五老”优势,全力铸魂育人。
经济管理学院副书记高超谈到,作为从北航一路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老前辈们给与过他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他对此深表感谢。“五老”群体在助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具有独特优势,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学院会通过开展老少党支部共建等方式,为老少交流互动搭建桥梁、创造条件,使老同志能够在学生思想引领、学风建设等多方面发挥作用,护航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魏志敏作总结发言,对获颁荣誉证书的老同志和学生表示祝贺,对一直以来致力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他肯定了“寻找北航印记”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成果,希望今后可以拓宽这些成果的受众面,让更多的师生能够从这个活动中汲取奋进力量。
他谈到,“寻找北航印记”活动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此次召开“空天逐梦七十载 青春报国代代传”助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交流活动,旨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落实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精神,创新性发挥“五老”作用,让他们真正走进大学思政课堂,融入青年大学生群体,助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最后,会议进行“空天逐梦七十载 青春报国代代传”活动启动签字仪式,所有与会人员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会议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