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采集(勿删)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机关退休第二党支部参加铁军纪念园公祭活动

发布日期:2014-07-14   点击量:

4月19日我们党支部邀请多年来结对共建的航空学院应届毕业生1005党支部党员,一起前往怀柔新四军纪念园,参加由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组办的一年一次为抗日牺牲的新四军革命先烈公祭活动。纪念园地处怀柔最北端燕山脚下,在行车过程中校关工委副主任曾妙南同志向大家介绍了纪念园建立的过程和公祭活动安排。大家静静地听着。尽管路程较远,山道弯曲,但师生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因为这样的公祭活动对我们师生来说可能都是第一次。

经过两个小时的行程,当我们来到纪念园的时候,几十人的乐队在不停地演奏革命歌曲。门口张挂着纪念横幅,一百五十多人的祭扫人群挤满了场院。公祭气氛十分浓重。尤其感人的是原北京市市长百岁高龄的焦若愚,原新四军团长90高龄的焦润坤,原新四军军长陈毅元帅的儿子近80高龄的陈昊苏以及其他单位领导共十余人也远道而来参加公祭,受到了全场热烈的欢迎。

公祭仪式在新四军军歌声中开始,全体人员排队肃立向先烈表示崇敬和怀念。接着焦润坤身穿原新四军军装,精神焕发,声音洪亮向大家发表了讲话。介绍了被毛泽东 同志誉为“华中人民的长城”,被陈毅同志称为“铁的新四军”抗日中战斗历程和英勇气势。新四军在党的领导下,在群众的支持下虽远离中央,地处险境,面对强 敌,但全体将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陈昊苏也发表了讲话:他鼓励后人要继承先辈遗志,发扬新四军的光荣传统和爱国 主义精神为建设强大的祖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而奋斗。他们的讲话意义深刻,振奋人心,对我们教育意义很大。正像两边院墙上写的“继承先辈遗志,弘扬 铁军精神”,“永举革命红旗,振兴中华伟业。”

讲话完毕,开始向烈士纪念碑献花。全场一片寂静,我们每人手拿一枝花,排队走上纪念碑,献上鲜花并三鞠躬。此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显露出悲情和沉思,这一支花代表着我们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片忠心。三个鞠躬代表了我们对先烈,先辈的崇拜和怀念。

公祭仪式结束后,我们师生同行上坡走进“铁军纪念馆”参观。这里是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地处山腰,坐西向东,三面环山,居高临下,建筑精美,馆前是一大片墓地。正是一块风水宝地,先辈们在这里安息,可以看到东方红,太阳升。

纪念馆分为:光辉历程,雄狮壮歌,群星灿烂,传承永续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里,墙上贴满了数百张烈士们生前的照片。他们一个个青春焕发,风华正茂,但是为了 抗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幸福是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同学们深情凝望,驻足沉思,不仅感叹中国革命胜利是多么来之不易啊!在第二部分几十张战斗场 面表现了新四军艰苦卓绝和殊死杀敌的英勇精神,其中有一张是七女跳崖,表现了女战士在敌人的追击下宁死不屈的精神。我们师生的两代人虽没有参加过抗战,但 看了这些照片如同身临其境,终身不忘。第三部分展现的是原新四军领导政委刘少奇,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叶挺、粟裕,名将彭雪枫,罗炳辉。部分战斗英雄如陈子 谷,吴运铎、杨根思等,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抗战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参观使我们了解到新四军自1937年成立到1947年编入人民解放军。在近10年中,以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作战两万多次。毙伤了俘虏日伪军四十八万,光复国土26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3400多万。新四军也牺牲了3万多将士。这些历史事实证明新四军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是铁军精神的体现。他们的不朽功勋为中国历史上竖起丰碑。

参观结束大家流连忘返,要求与新四军老团长焦润坤进行了一次座谈交流。由曾妙南老师出面邀请,焦老虽已年迈但为了教育我们当即答应,便在馆内进行。焦老详细 介绍了他亲身经历的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伟大的精神力量。当同学提出什么是铁军精神时,焦老回答是革命的政治信仰和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党 的事业的忠诚。他认为这比什么都重要,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他告诫学生们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他还教育我们不能 忘记历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是人创造的,所以不能忘记先烈。焦老的教导获得了掌声和欢迎,大家深受感动。作为共产党员,特别是学生党员表示要以 史为荣,继承铁军精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奋斗加快实现民族复兴和中国之梦。老同志们要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这次党日活动内容丰富,意义深刻,教育作用很大。师生之间也加深了感情,活动获得要圆满成功。大家都很满意。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DSC_0177DSC_0417

DSC_0453DSC_0494

Copyright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电话:010-82339367 邮编:100083

信箱:bhltx@buaa.edu.cn 传真:010-82339367

手机版

北航离退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