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到秦皇岛,首先必去的景点,当然非“山海关”莫属了。它位于华北和东北的交界处,北倚峰峦叠翠的燕山,南连碧波浩渺的渤海,地势险要,风光绮丽。古时, 这里是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军事重镇,自明朝在此筑城建关后,始称山海关,成为明长城东部第一座关隘,是华北通往东北的要冲,有“天下第一关”的美称。如 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的山海关,早已驰名中外,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游览赏景、观光访古。
三十多年前,我随单位来北戴河疗养,曾集体登上山海关城楼游览。因时间久远,来去匆匆,记忆已经淡漠,印象中只留下一段破旧的长城和城楼牌匾上“天下第一 关”的黑白字迹。时光荏苒,岁月流转,不知今日的山海关是什么样子,很想去看看,于是在一个夏日的清晨,我和先生来到了它的面前。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我们本想从东南城门进去,登“靖边楼”,再依次游览山海关古城的各个景点,但因时辰尚早,未到开门之时,只好沿城内通道缓步向山海关城楼走去。也好,一路 所见,令我有全新的观感,记得那次来时,根本没有像样的道路,不知如何颠簸走到了景区。可现在这条步行街,开阔平坦,干净整齐;两边的路灯造型别致,古香 古色,极具明清风范;路边几座雕塑,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尽显刚毅不屈之态;典雅大气的“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如同古代的殿堂,辉煌富丽,为雄伟的长城和关 隘,增添绚丽的色彩,也记录和陈述着它的过去和现在。向前走,一道华丽的牌坊,展现在眼前,牌坊上端“徜徉古韵”四个蓝底金字的题词,十分耀眼,两侧的对 联,分别题写着“甲子十轮明清气荡雄关韻”,“春秋六秩山海情迷盛世风”,它精要地概括了山海关六百年荡气回肠的英雄壮举,也赞颂了建国六十年它的发展和 变化,抒发了山海关人的盛世情怀,读后令人深思和鼓舞。怀着期待,我们走进了天下第一关广场。
清晨的山海关,刚从夏梦中醒来,偌大的广场,空无几人,我们赶在众多游客到来之前,可以从容地观赏“第一关”,静静地走近它,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抬头看,蓝天白云下,暗灰色的山海关城楼,显得凝重而端庄,它依山势而建,北高南低,雄伟壮观。高高的城墙敦厚坚固,给 人一种稳定和坚实的感觉。灰黑色的城砖,看上去有些破旧或残缺,上上下下的墙缝中遍长着绿色的小草,定睛墙面,一种浓重的沧桑感油然而生。再看城门,大门 洞开,门洞高深,望过去,对面就是我们常说的关外。现在,晨日刚出,空气清新,一片宁静,一会儿,游人增多,将会是熙来攘往的热闹场景。由此我不禁想起, 那久远的过去,这里曾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战略防地,所谓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在科技尚不发达,军事实力还相对薄弱的年代,它的存亡确实关乎到国家民 族的安危。追溯我们民族的历史,在这里,曾有多少志士仁人,为了保卫疆土,谱写出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啊。
怀着敬意和思索,我们踏上宽阔的坡道,缓步向第 一关的城楼攀去。这个坡道当年叫做马道,是古代将士骑马上阵的通道,据说最 宽时可容五马并骑而过。登上城 楼,视野豁然开阔,万里晴空下,巍峨的城楼,傲然矗立,威严而壮丽,不由令人产生敬畏和赞叹之情。这座叫做箭楼的城楼,是两层三间重檐顶的砖木古典建筑, 四周飞檐上,饰有各式神兽,楼的四周规整地布满红底白环黑靶心的箭窗,楼前两层楼间的红色圆柱,支撑着彩色的门窗画梁,整体看上去古朴自然,又不失俊秀雄 奇。它与东西两侧的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威远楼,形成“五虎镇东”之势,极为威武雄伟,足显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也许是经常修葺之故,城楼的砖瓦 梁栋保存完整,雕饰色彩华美艳丽,比我当年所见,要漂亮得多。走到城楼的正面,抬头望去,最具视觉冲击力的还是那两层楼间,题有“天下第一关”的巨匾,白 底黑字依然醒目,苍劲浑厚的笔力依然让人震撼,与整个城楼可谓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观赏时,我饶有兴味地听着导游们述说关于这幅匾额的传说故事和字迹特 点,再进到楼内,看过不同时期的同一题词的匾额,顿觉这五个大字有了更多的人文内涵,越发显得高大有力。
我们环绕“天下第一关”城楼四望,古城和整个山海关尽收眼底。历经600年风雨的古城,城堡关隘建筑雄伟,气势磅礴;城墙土筑砖包,蜿蜒迤逦;四面城门城 楼,宏伟高大,险固完整。望中可见城中街道,成网状布局,窄小雅致,还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格;两边的民居、商铺,也都古朴典雅,尽显古城风貌。
从第一关的北面,沿城墙向“临闾楼”走 去。这段长城,路面宽敞平整,走起来很舒服,两边城堞灰砖白缝,整旧如旧,看上去很规整,和我三十多年前所见破旧残 缺的情景,大不相同。时至中午,走得有些疲累,我斜靠城堞休息,向东、北远望,关外燕山,峰峦起伏,山野大地被绿色覆盖,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远处被绿树 环抱的城堡,色彩瑰丽,巍然峭立;城下公园,湖光山色,游人如织,一派自然祥和的景象。这时,我的幽思之情不觉又再次升起,穿越时空,回想当年,这里曾经 历过多少惊心动魄的辉煌与痛楚。历数历代帝王,如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等曾在此留下足迹或创立战功;回观历史名将,如戚继光、徐达、袁崇焕等曾率领将 士,为扼守山关,浴血奋战,英勇不屈,他们的业绩为世代敬仰和传颂。尤其不能让人忘怀的是上世纪30年代,当日寇的铁蹄践踏我们的国土,入侵山海关时,英 勇的中国军民在此打响长城抗战第一枪的历史功绩。当然,人们也不会忘记八国联军火烧长城老龙头的国耻,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造成明清两代王朝更迭的历史事 实……
历史已成过往,战争烽烟已经消散,刀光剑影不再闪现,如今的山海关,已然失去了战略防御的军事功能,但它威严险固的雄关之 势,名胜荟萃的人文之景和风光峻 秀的自然之美,赋予了它新的意义,让它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访古之乡。不信,从今日各个景点人流络绎,小旗飘动,城墙上人头攒动,道路水泄不通的情 景,可见一斑。这还是夏天骄阳当头的时日,可以想见,当春光和煦,秋景宜人的日子,慕名前来观赏“天下第一关”雄姿的中外游客将会更多。相信,随着山海关 古城的不断恢复和发展,它将会以更加雄奇壮丽的姿态屹立在世人的面前,真乃“雄关名中外,长城壮古今”的“天下第一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