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我先生2013年8月23-28日在山西旅游。我们先到临汾,然后一路向北到灵石县,到平遥县,到祁县,最后到山西省会太原市。一路上观看壶口瀑 布,拜会尧庙,参观王家大院、平遥古城和乔家大院,浏览名胜古迹晋祠,会见亲戚。最后坐动车回北京。6天时间走了山西省5个地方,?领略山西古文明,欣赏 山西好风光。临汾在太原、郑州、西安三个省会城市的中间,历史悠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黄河文明的摇篮,还是华夏第一都城。
旅游的第一站,竟然是历史这么悠久的地方。我俩从北京坐卧铺到临汾,要二个晚上住宿在这里。第二天清晨直奔壶口瀑布。我以前看过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此 行最主要的就是看壶口瀑布。那天天阴阴的,有一丝丝小雨,越靠近瀑布雨点越来越大了,不得不撑起雨伞。地面泥泞,脚在泥窝里画圈圈,却怎么也走不到瀑布跟 前。过了一会儿,鞋也拎不起来。好不容易看到瀑布了!只见那个黄水上下翻滚此起彼伏前簇后拥叽里咕噜如同我经常看到得沸腾的茶壶水,我被眼前的景观镇呆 了。“惊涛澎湃,卷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我想起了冼星海的“黄河颂”。黄河母亲河的风采,我领略了一些。我再往前走,瀑布面更宽了,依 然是滚滚的满溢溢的如同咕嘟如同沸腾的黄河水。壶口瀑布,原来从心里我一直认为是虎口瀑布,没有想到“壶口”指的是茶壶口的形状,这里确确实实如同永远沸 腾永远不停息的壶水在沸腾!名字恰到好处啊。没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个山西人白羊肚肚毛巾裹在头上,红衣绿裤,唱起黄土高原的信天游,骑着小毛 驴的妮儿也赶过来了。壶口瀑布与歌舞浑然一体,游客我不禁开心大笑。壶口瀑布是黄河流经秦晋大峡谷时形成的。湍急的黄河水,被大峡谷阻挡,上宽下窄,形成 了壶口形状独一无二的瀑布。瀑布西边在陕西省的宜川县,东边濒临山西省的吉县。瀑布宽50米,深约50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是中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 瀑布的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原来从临汾下了火车,比从陕西的宜川走要近一些,而且可以顺便到山西旅游。先生网上功夫不错,我嘛?跟着走。 从壶口瀑布回到临汾,看到尧庙。原来早在4000多年前尧就定都现今临汾附近的平阳,这里是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尧庙是一座汇集丰富历 史文化和5000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我国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我看到一副对联:上联“居平阳倚河汾深植民族之根”(意为尧定 都平阳,依托黄河、汾河流域,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尧都是民族根祖所在)。下联“启文明定中华垂誉国家先祖”,(尧结束原始生产方式,开始向文明迈进, 并创建国家管理形式,中国名称始于尧,尧被誉为国祖和文明先祖)。在尧宫门前的广场西侧,有高达6.6米,长达100米的千家姓纪念壁,以长城为背景,花 岗岩质地。纪念壁前有“叶落归根”四个字的大型铜雕,纪念壁镌刻1566个姓氏,我的白姓在第66位。雕刻的字体由真草隶篆四种字体,背景镶有“华夏子 孙,同根共祖”八个大字。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根深,血脉联系。没想到这次山西之行成了我的寻根之旅。

第三天到灵石王家大院,第一眼看到大院的高门楼和门两边的红纸灯笼,我先生兴奋起来,他觉得这是正宗中国气派的东西。原来这里是清代民居,誉为“中国 民间故宫”、“山西的紫禁城”和“华夏民居第一宅”。它是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的4个朝代 逐渐建成的。经历这么多年的战乱、纷争和土改、合作化和文化大革命等农村变革居然能保存下来,真是奇迹!介绍说:这儿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 间,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现存有店铺、典当行、水井、石板小路、戏台,古堡、古刹寺、韩信墓、周槐等景点供人们参观。我和我先生用了一天的时间,钻 门洞走院落窥房间,好像没有一处院落布局是一样的。面壁砖雕的图案也是个个翻新。开始我还数一数几个房间,后来眼花缭乱,到了腿也拎不起来,门槛也迈不过 去的程度了。看个大概,人家修建了几百年,哪能那么容易看全呢?出来大院我们还看到了王氏宗祠。导游指着大院外的一片农田说,这里原来是王家的坟地。我先 生问王家的后人如今在哪儿,导游说在国内外都有。

这里出租车起步价5元人民币。餐馆的稍子面、河粉很好吃,而且价格比北京便宜。山西人很热情,听说我们是北京来的,主动给我们指路带路,还用自家车把我们 送到旅馆。并且说:孩子爷爷当年在内蒙,感到内蒙人的纯朴好客,称赞内蒙古“古风犹存”。我们在山西,处处感到一股热情好客的古风。王家大院是一位做小孩 服装的南方女子引我们走过来的,中间倒了两次公交车,还走了一段路。那天细雨缠绵,不是她的帮助,我俩会变成落汤鸡。她还主动给我们看行李,让我们轻装去 参观,山西的古风已经深入到了外乡人。当天下午我们去平遥古城,住在城外,放下行李,就去看古城夜景。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平遥古城列入世界 文化名录。今天的平遥古城,汇集金、元、明、清及民国初年的建筑,城墙巍峨,衙署森严,街道整齐,两边商铺林立,传统民居,楼阁、桥梁、寺庙、道观,令我 目不暇接。

第四天一早我俩坐电瓶车,一对夫妻一个当导游,一个当司机。带我俩在平遥古城 里转了一圈,古城门里只能开这种车,不少胡同只能步行。家庭妇女出来当导 游,自家的房子变成客栈,平遥历史古城成了后代儿孙的财富源泉!导游说:平遥古城有三宝,第一件是青砖砌成的古城墙。它最开始是夯土墙,规模也不大。明代 洪武十三年(1381年)土墙外面加了青砖,就是现在的规模。周长约6公里的城墙已经630多年了。镇国寺是第二件宝,万佛殿建于五代(公元十世纪)时 期,有距今1000多年珍奇的木结构建筑。古城的第三件宝是双林寺,可惜我们没有看到。我们在城里参观了县衙署,镖号和票号等地方。平遥是“晋商”的发源 地之一,也是现代银行雏形的“日升昌”票号的诞生地。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晋商一些大商号在山西设总号,在外地布分号。我这才体会到,山西这个地 方,在明清时的经济上是很重要的,当年这里一些人富甲天下。
电瓶车一上午参观,如果自己边问边走,可能要一天时间。走马观花,只好如此。平遥古城里面有民居、商店、小作坊、小展览馆,人来人往,热热闹闹。我在 里面买了平遥牛肉,味道确实鲜美。 从平遥我们坐车到祁家堡的乔家大院,它是清代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建于清代的乾隆年间,经过几代人的再接再厉,于民国初建成。精湛的建筑技艺体现 在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上。 南北6个大院院内,都有砖雕、木刻、彩绘。多种式样的门。窗子有栅条窗、雕花窗等。有意思的是他们的房顶瓦是弧线型的,更奇妙的是下雨时雨水会自动流入自 家院子,如此肥水不外流!每座门两旁有不同的动物把守。每个小动物活灵活现,楚楚动人,可爱的把门小动物被人们抚摸得油光锃亮。
万人球、犀牛望月镜和九龙灯是乔家大院的传家宝。万人球可以缩小屋中人的影像在球上。当年主人谈生意时,挂在房顶用来监视客人,这简直成了世界上第一 个摄像机。犀牛望月镜是一面直径有一米左右的镜子,祥云缭绕在圆镜下方如彩云烘月,祥云下方的犀牛回顾上瞥,似在痴望明月。九龙灯,是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 侵华逃向西安时,乔家进贡给太后30万两银子。事后西太后赏赐了两盏九龙灯。
当天晚上我们坐汽车到省会太原和亲戚见面,一起吃饭,谈笑甚欢。山西缘于位于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在春秋时期,山西大部分为晋国所有简称晋;战国初期有 韩、赵、魏三家瓜分,又称三晋。晋祠是祭祀西周(公元前11世纪)唐国诸侯姬虞的祠堂。经过各个朝代2000多年的营造和修葺,日趋完美。 晋祠是古代祭祀最珍贵的建筑,也是世界在中公元7-12世纪,辉煌壮美、璀璨绚烂的建筑篇章。
山西真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不愧为我们华夏文明的摇篮,处处都是中国古文化的博物馆。我母亲是山西人,山西是我的故乡。“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 五谷香”。这首歌经过这一次旅游,我听起来格外优美,让我陶醉其中。山西旅游圆满结束了,我的乡恋、我的思念却会越来越重。
(文/白效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