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通知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九九情长 共话韶华 ——北航老少共庆校庆、重阳活动温暖举办

发布日期:2025-10-28   点击量:

金秋送爽,温情满楼。2025年10月25日,正值北航73周年校庆与重阳佳节双喜临门之际,一场以“九九情长,共话韶华——北航老少共庆重阳敬老活动”在思源楼温情上演。离退休老教师与思源大学生记者团的同学们欢聚一堂,共话岁月情深,共叙校史绵长,共同见证一场跨越代际的温暖相聚。

暖聚思源,情谊在细节中流淌

活动伊始,校关工委副秘书长、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郭永秀以一段温情致辞拉开序幕。她首先代表离退休党委书记、离退休工作处处长范鹰为老教师和同学们送上诚挚的问候!她表示,能为老少两代北航人搭建一座“庆校庆、过重阳、传精神、共联欢”的桥梁,倍感荣幸。她特别感谢思源记者团师生们的用心筹备——从刻有“莫道桑榆晚”的钢笔,到印有老教师姓名的笔记本,从字字真情的手写明信片再到深夜仍反复打磨的节目细节,无不凝聚着青年学子们对前辈的敬意与爱戴。

随后,退休教师刘俊德作为老教师代表发言,他声音略带沙哑却满含热忱,用三个“好”字感谢师生们精心筹备此次活动,叮嘱青年学子传承“空天报国”初心,话语间满是对后辈的期许与家国深情。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四学生、思源大学生记者团团长刘明岩,分享了他通过与老教师的交流让自己收获成长与幸福,读懂了他们“革命人永远年轻”的经历。他表示,记者团未来也会继续坚守初心,带着长辈的期望,成长为有信仰、有担当的北航人,让北航精神代代相传。

艺暖重阳,银发与青春共舞

联欢会的节目环节精彩纷呈,既有青年学子的朝气蓬勃,也有银发教师的才情不减。

楚静涵、宣远同学朗诵的《岁月的诗篇,青春的回响》拉开演出序幕;张力恺的《红梅赞》、张博沿的竹笛《梁祝》、吴可谦的快板《奇袭白虎团》等节目,展现了北航学子多才多艺的青春风采。

老教师们更是风采依旧:张华与周援老师的电子琴与口琴合奏《天路》《贝加尔湖畔》余音绕梁;91岁的孙世长老师朗诵《满江红·狼牙山五壮士》气贯长虹;90岁的王幼复老师表演的太极拳刚柔并济,震撼全场;韩丽莉老师的京剧清唱韵味悠长;吴超英与张华老师情真意切地朗诵《银发逐光,薪火向苍穹》,那退而不休、薪火相传的北航情怀,深深触动了每个人的心弦。

随后,思源大学生记者团指导教师杨姿楚带来独唱《爱在天地间》,不仅是献给在座老教师的敬意与祝福,也是对青年学子的寄语与鼓舞,更是对北航73载峥嵘岁月最深情的告白。

最后,全场齐声高唱《祖国不会忘记》,歌声汇聚成一股温暖的洪流,响彻会场。银发与青丝同声共鸣,掌声与歌声交织回荡,将现场温馨而激动的氛围推向最高潮。

茶叙话旧,薪火在倾听中传承

节目之后,茶香氤氲,笑语盈盈。老教授与师生们围坐畅谈,讲述那段关于国家、关于北航、关于青春的往事。抗美援朝老兵、离休干部明玉清,我国光纤陀螺开拓者张维叙,参与“北京一号”的屠庆慈、王幼复,“蜜蜂”系列飞机的邓彦敏,以及科普达人徐扬禾……一段段鲜活的历史和故事在茶香中缓缓流淌,一双双年轻的眼睛里闪烁着敬仰与思考。

活动尾声,不少老教师仍握着学生的手叮嘱“常联系”,同学们也主动留下联系方式,约定下一次拜访。这一刻,没有年龄的界限,只有心灵的相通

共话韶华,北航精神永流传

这场联欢,不仅是重阳敬老的传统践行,更是北航73载精神的生动写照。老教师们以一生坚守诠释“德才兼备、知行合一”,青年学子在倾听中汲取力量,在交流中坚定理想。

这秋日里的老少共话,恰如一条奔流的精神长河——前辈如灯塔,照亮前路;后浪如星辰,闪耀未来。两代人同向而行,共同汇入北航逐梦苍穹的壮阔征程,让这份跨越代际的薪火,在时光中永远明亮。

附:重阳·致师者

作者:朱思羽

霜鬓不掩少年心,杏坛深耕育林荫。

曾执教鞭传智识,亦研新艺寄情殷。

思源楼内传薪火,北航魂里铸丹忱。

莫道桑榆霞已晚,青春作伴共长吟!

Copyright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电话:010-82339367 邮编:100083

信箱:bhltx@buaa.edu.cn 传真:010-82339367

手机版

北航离退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