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我在北平市立第七中学读书,是初中二年级学生。学校就在德胜门内的旧鼓楼大街小石桥胡同东头1号甲。里面是很大的几进的四合院、垂花门、走廊、月亮门、大殿似的教室、操场。(现在这个地方已经拆改成外贸学院的家属住宅楼了,北京七中早已迁移到德胜门外)。
当时还是少年的我,1949年北平的解放,明显感觉到北平市内由以前一片沉闷、阴冷、死气沉沉的气氛,突然一下子变得阳光明媚,活跃热闹了起来。记得有几件事印象非常深刻。
(一)一天,通知我们去欢迎解放军进城,我们天还没有亮就到德胜门内学校里集合出发,一路步行,经过地安门、北长街、南长街,过了天安门。
我们学校的学生被安排在最显眼的前门一带,我清楚地记得我就站在前门的箭楼东北角下面。
一直等到临近中午了,渐渐一辆辆的坦克,轰隆隆由远处而来,我们大家立刻欢呼了起来,每人手举着小小的三角彩色旗,挥舞着高喊口号,面对一辆辆坦克车,欢呼声一阵阵经久不息,我们都很激动。这场面一直持续到下午。
欢迎结束后我们才开始往回走,一路依然兴奋不已。那热烈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二)北京市为了有一个如同苏联红场一样的广场,一天,安排我们学生来到天安门,参加天安门广场劳动。那时我们从北城到南城,都是走去走回,自带简单干粮。
天安门金水桥前原来有一条宽宽的石板路,称之为御道,御道两侧是砖铺的宽阔场地,场地再往外是两排老房,称之为千步廊,千步廊外面是高高的红墙。我们去的时候,绝大部分的拆除工作已经完成,我们的任务是为新开辟的天安门广场平整地面。左右两边的红墙和南边的三座门依然保留着。
大家都充满激情、干劲十足,中午也不休息,一直到差不多已近天黑,大家的劳动热情依然非常高,记得我们走回到家已经是深夜了。
(三)1949年正式成立全国统一的“中国少年儿童队”,我的同学刘有恒介绍我参加了中国少年儿童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也是中国少年儿童队的第一批队员。后来到了1953年,又正式改称为“中国少年先锋队”。1953年我虽然已经超过年龄,并且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但依然给我们补发了红领巾,为了纪念自己曾经是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们几个人特地到照相馆带上红领巾照了一张像。当时还没有彩色摄影,我们就请照相馆把照片上的红领巾染成红色,并且保存至今。(“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于1957年改称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那时我已经是北航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了)。
那年,记得高年级学长自编一个关于北京解放的“活报剧”(当年的流行语),剧情中要选一个充当小孩儿的演员,那个年代高年级的大哥哥在我们的心目中神圣得很,不知怎么他们把我选中了去,那时没有什么剧本,他们就一遍遍口授,教我台词。我从来没有看过话剧,什么也不懂,也不知怎么做表演,在他们面前很紧张……
(四)中学时我们学生的生活条件非常差,我从家里带的中午饭就是两个“窝窝头”,没有任何菜。于是政府就在郊区给我们拨一块地,自给自足。地点是出西直门,然后再走很远,那地方原来是一片荒地。我们各个班级轮流去开荒、播种、浇水、施肥、除草、收割……以种植蔬菜为主。那时,北京有城墙,也还没有新街口和豁口,每次我们都从学校出旧鼓楼大街,一直走到西直门出城,来到一座很大的寺庙西墙外,开始劳动干活。有人专门指导我们学生,我们休息的时候就坐在寺庙的西墙根下,吃自己带来的干粮。特别让我记忆犹新的,偶然一次好奇,我从寺庙旁的小门进到寺里去,走到大殿里,有生第一次看到这样高大的千手大佛,印象极深,多少年后我才知道这里乃是有名的大慧寺。(现今已经被钢铁研究院宿舍楼包围挡住)。
从那以后,我们中午吃饭时窝窝头之外有了青菜一大桶,白水煮,加点儿盐,每人一勺,要好多了。
(五)自1949年起,此后我们每年都参加五一和十一的游行。天不亮在学校集合,兴高采烈地排队唱着歌走到天安门,先来到东单,大队人马按次序等待着,然后依次通过天安门,高喊口号接受检阅。晚上又早早来到天安门前参加歌舞联欢……。
如今七十年过去了,我与新中国也同步成长了七十年,新中国培养我由一个幼稚的少年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名教授。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国家送我作为访问学者到国外留学,此后国际交往频繁,而今依然奋斗不息。
文/王幼复
编排/郭小军
编审/杨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