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感悟

当前位置: 首页 -> 风采展示 -> 妙笔生花 -> 心得感悟 -> 正文

致敬,北航“80后”!

发布日期:2018-09-10   点击量:

在2018年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向北航在岗的3900多名教职工致以节日祝贺,向离退休的3100多名教职工致以节日祝贺,特别向年届8旬的北航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截止到今年5月统计,在北航离退休的3177人的队伍里,60-69岁有904人,70-79岁有705人;80岁以上的老同志有1360多人,其中90岁以上的有105位,100岁以上的有两位。80-89岁的老同志占了离退休总人数的40%以上,是离退休队伍里数量最多的年龄段。由于当年的他们,先后参加了多个型号的产学研过程,爱国热情高、社会责任感强、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突出、敢想敢干敢创新,因此北航连续几年都多留校了一些年轻教师,形成了北航历史上年龄段最大的一个群体。而他们,则俏皮地自称是北航的“80后”!

北航“80后”,是见证北航发展、经历最丰富的一代人。他们大都是北航发展建设60多年的亲历者、参与者,至今无比珍惜学校建设的成就和精神,他们对北航的爱是最真挚、最深沉的;他们都经历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治运动、政治斗争,下过乡、去过干校,吃过不少苦、受过不少委屈,但他们都挺过来了。吃苦,锻炼了他们的筋骨,奠定了长寿的基因;委屈,锤炼了他们的意志,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他们大都参加过当年北航8个型号的研制工作,空天报国、敢为人先的北航精神,是首先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在今天我们纪念三型号上天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对长寿的北航“80后”这一代人,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北航“80后”,是感受国家巨变、幸福感最强的一代人。他们全都出生在旧社会,迎接过新中国的诞生,是北航五六十年代学科建设学校发展的生力军,是北航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建设的主力军。无论是解放前的苦难经历,还是解放后的生活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祖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翻天覆地的巨变,他们都是亲历者、见证者,是幸福感体验最深的一代人。他们清楚地明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才有了这一切,更清晰地知道要幸福就必须奋斗,必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去实现全面小康、民族复兴。幸福感满满的他们,多年来在老年大学课堂里学习文学书法绘画摄影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成立了老年学研究机构专题研究老年生活质量问题,建立了老年艺术团经常展示幸福晚年,组织了体育社团活跃大家的退休生活,还经常自己组织起来周游世界,开阔视野和感受祖国的安宁与安全。各个社团只要出去参加个表演比赛,随便捧个大奖回来是常态。每年他们还参加各种名目的文艺汇演,和大学生们同台演出,展现出幸福生活的精神状态。这批年轻的“80后”,使北航一步跨入幸福的老年社会和长寿社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充满自信的幸福感,与年龄不相符的青春活力,热爱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毕生追求,撩拨着校园里每一个年轻人的心弦。

北航“80后”,是立足人才培养、最讲奉献的一代人。他们关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但更注重老有所为、老有所教,奉献余热。他们爱校如家、爱校胜家,经常做出令人感动的选择;他们注重人才培养,在捐资助学、提携年轻人成长方面不遗余力。刚刚卸任的航空学院教学督导组老教授群体,大都由“80后”组成,他们20年如一日,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准绳,默默奉献在课堂教学一线,为国内高校排名第一的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深受广大师生的敬佩与好评;北航老教授报告团,也全由“80后”组成,每年他们走新疆、赴宁夏,去学校、进社区,为大中小学学生做航空科普、讲航空航天,每年几十场的报告讲座,深深地影响了听讲的学生;在校院两级本科教学督导组和研究生教学督导组,至今还有几十位“80后”活跃其中,甚至还有几位仍然担任组长,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传承着北航精神的真髓;校凡舟奖教金的8位评审专家,也都是“80后”,他们引导1500万元的捐款全部用在本科教学方面,年年认真而公平的评审,告诉我们什么叫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激励着一批批年轻的教学精英们更加专注地投入本科教学工作。

北航“80后”,是倾心立德树人、魅力十足的一代人。北航“80后”中,有一批立德树人、为人楷模的共产党员优秀代表。今年11月即将进入“90后”的高镇同院士是北航首届“共产党员十杰”之首,陈懋章院士、钱士湘教授、陈光教授等先后被评为“感动北航”人物,钟群鹏院士、陈懋章院士、钱士湘教授、陈光教授等均被评为校“共产党员十杰”;精力旺盛、思路清晰、记忆力超强的钟群鹏院士,从毕业留校开始在北航一干就是60年,直到过了80岁才卸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一职;从参与东方红一号研制一直干到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的的戚发轫院士,卸任北航宇航学院院长后,至今已85岁高龄仍坚持年年为学生做航天讲座,弘扬航天精神;今年已83岁的王浚院士近几年一直仍在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到处奔波;今年刚刚去世的81岁的周盛教授,曾是北航出席中共十三大的代表。如果不是因病早逝的话,北航楷模杨为民也应该是一位“80后”,他是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代表,他的事迹曾被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排出话剧《杨为民》连演上百场,引起巨大反响。当年我曾有感而发写了一篇《从教授杨为民到话剧<杨为民>》的文章,发表在《支部生活》杂志上。“80后”中的老党员,他们受党教育几十年,对党感情深厚,党性原则和理想信念坚定,多年来在党建特邀组织员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离退休党支部和本科、研究生党支部结对子党建活动中,很多“80后”讲型号上天、传北航精神,助力学生牢固树立党性原则和理想信念;他们注重公益、奉献爱心,很多人长期是积极的社会志愿者;他们看淡生死、活得明明白白,即使晚年生活有诸多不便,也不愿给其他人带来麻烦;在各党支部,同志之间互敬互爱、体恤互助,谁有个灾啦病的,大家一起关心帮助,年纪小的照顾年纪大的,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差的,那种浓烈的同志情、兄弟姐妹情常令外人羡慕嫉妒;空天大视野,大院大格局。北航校园60多年的滋养浸润,成就了这一代人高品位的综合素质。在与这些可爱老人的接触中,他们的人格魅力和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独特风格,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代北航年轻人。应该说,北航“80后”,至今仍然是北航发展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

刚刚过了百年寿诞、在年逾百岁之际还被评为校“共产党员十杰”之一的文传源老先生,刚刚又获得北航立德树人最高奖——立德树人“成就奖”,是这些“80后”们学习效仿的榜样;而北航“80后”,则是北航人学习和工作追随的目标。

在我们迎来第34个教师节之际,在我们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北航三型号上天60周年的日子里,在我们努力薪火相传、弘扬北航精神的今天,我们向北航“80后”这一特殊群体,奉上我们的特别敬意!

致敬,北航“80后”!

(本文作者郑彦良:北航“三老”协会常务副会长)

Copyright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电话:010-82339367 邮编:100083

信箱:bhltx@buaa.edu.cn 传真:010-82339367

手机版

北航离退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