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部现状:高龄、行动不便者多
我们11离休支部现有5名党员,离休人员都已进入高龄,正如白书记在今年三月报告所说,平均86.8岁,人老了,有病在所难免,我接手支部时,有8名党员,几年时间,3人已走了,现在的5人中,有一人长期住院,前些天去看望他,一直没睁眼睛,已很难离开病床了。其余4人中一人由于癌症手术、另一人因骨折手术也不便过多活动。这也符合中组部文件中说的“离休干部占比很小并呈现加速减少的趋势”,自然规律嘛。
二、支部工作特点:活动“到户”、看齐中央、相互关照。
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们支部一般情况下都是串门或通过电话联系,支部组织生活通常与传达上级和中央的文件精神相关。尽管身体状况不算好,但大家还是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并尽可能参加离退休处组织的活动,平时也能相互关心与照应,例如,安登水同志长期住院,我们前些日子就去看望他并且想法为他家减轻点负担。
三、支部工作介绍:密切结合“两学一做”发挥余热
从我来讲,在支部中相对年纪轻些,来开会方便些,担起支书的工作后,事情做的并不多,今天重点结合中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支部的一些情况:
首先,说说“两学”,应该说支部同志在关心国内外大事,注意阅读党报党刊,看央视新闻方面都作的不错,在一起交流时,大多时间都是关心和讨论党和国家当前的主要事件,例如,这些年大家对反腐和整治作风问题都很重视,一起坐谈时,人人都能结合自己了解的情况,认识到中央抓此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如,中央今年提出供给侧改革后,一开始同志们对此不很了解,通过学习和讨论认识到它的内涵是如何从各方面改善供给,从市场的角度讲,就是提供满足人民需求的产品,这个需求是与时俱进的需求,比如说中国人去日本买电饭锅,智能马桶盖,买韓国的化妆品等,说明国内供给的同类产品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抓供给侧改革,淘汰那些质量不好甚至多余的产品和相关的生产能力,这样既可满足需求,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又可节约资源,改善环境质量,还可以将老百姓的消费留在国内,多好。经过学习理解,大家对党的政策有了深一步的认识。
再说说“一做”。应该说,大家一直以来,都还是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在严格要求自己,并不因为身体的变化而放松要求。不仅如此,大家还很愿意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以“老党员”的身份多做点什么。今年,中组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要发挥离退休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充分凝聚和释放正能量。离休干部都是解放前参加工作的,大家都亲历了新旧社会的变化,亲历了我们国家从一穷二白到跻身世界第二强国的变化,当然,也亲历了在此期间发生的一些错误和曲折,这些经历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使我们更能体会共产党是如何执政为民、实事求是,勇于纠偏、勇于改革开放的。这也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乐观地看待国家的现状与未来。将这些心情如实地表达出来,也就是释放正能量。我支部前任书记焦定录同志这些年写了不下四、五十篇文章,表达自己的心情与感受,例如,最近他写了一篇“五百六十大毛”的稿子,改革开放前大学毕业工作转正后的工资是56元,这份工资多年不变,故戏称“五百六十大毛”。焦在文章中,通过这个事例说明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又如,赵震炎老师九十多岁了,乐观地对待生活,对待自己的病情,还抽时间写文,回忆当年陪同何长工部长为建设北航选定校址的经历,使读者了解建国初期的艰辛;我支部的陈美芳同志热心公益,关心邻里同志,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表示要争取不给国家、子女增加负担,她对党的领导和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我们国家赶上并超过美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四、小结
中央提出“两学一做”,这也应该是党员的自我要求,我支部同志今后要朝此方向更加努力。
王邦柱
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