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感悟

当前位置: 首页 -> 风采展示 -> 妙笔生花 -> 心得感悟 -> 正文

爸爸,您好!

发布日期:2016-04-06   点击量:

今年125日(2015125),是我父亲(张文甫)去世十周年的祭日。几年前,就想写一篇文字,纪念我的父亲,那怕是很短的一篇文字。

我的父亲,个子不算高,身体也不魁梧。他很内向,不爱说话,尤其是不爱主动说话。他生活俭朴,从来都不挑吃、不挑穿。我小时候,国家很穷。自然每个百姓家也很穷。吃、穿、用、住全方位都很紧张。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父亲用他单薄的肩膀,扛起了这个不富裕的家。

父亲省吃俭用,一套衣服穿了洗,洗了穿,能穿一年。他几乎没有穿过新衣服。在他的影响下,我和弟弟也是这样。一件衣服不穿破,就不换另一件衣服穿。这已经是我们家的传统了。

我妈妈和父亲的老家都在农村,两个农村的家里都很穷,他们每月都要给各自的家人邮钱补贴生活费用。我姐弟两人上学,学校每次收费,我俩买学习用品,爸爸从来没有拒绝过。不管多困难,从没有让我俩在这方面受过委屈。我们也很理解,铅笔、橡皮都是用到很小,实在捏不住了,才买新的用。一个书包,一个铅笔盒,从小学用到初中,都没有换过。这些我都至今记忆犹新。

我和弟弟长这么大,爸爸从来没有动手打过我们。他也反对我妈妈打我们。他坚持讲道理,说服教育。记得我小时候,特别淘气,天不怕,地不怕的。在外面捅了不少娄子。小花裙子常常是撕的一条一条的,身上到处是口子。就这样,爸爸也没有打过我一回。

那时,北航刚刚建校,百废待兴。我家是双职工,我们姐弟两人脖子上都挂着钥匙,自己上学、放学,没有大人接送。吃饭自己去食堂。我俩丢钥匙、丢饭票那是常事。爸爸从来不追究我俩的错误,顶多说个:下回注意。在我印象里,我爸是最好的人,比别人家的爸爸都好。

随着时间的流失,我长大成人。爸爸虽然不爱说话,但他对我的关心,我是有感觉的。文化大革命后,我去了东北农村插队,后又被招工去了长春的工厂。他常给我写信,叫我政治上上进,和工人师傅打成一片,注意学习,注意锻炼身体。爸爸每次去东北出差,都要看看我。他的同志去东北出差,也让他们带东西给我。有一次他去长春招生,特意到我工作的工厂里去参观了我工作的车间(铸造车间)。看了我的工作岗位。我还亲自开动了五吨量级的吊车,让他了解了我的工作性质。他一再要求我注意安全,要全神贯注,不要拿工作当儿戏。要和下面的工人师傅团结好,多向他们学习。每当我想起这一件件往事,心里总是热乎乎的,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难用语言来表达。

父亲病重期间,我跟他谈人生。他也很感慨,对自己的一生很乐观,尤其对我和弟弟的表现,对他的精心照顾,万分的满意。他说,我们是非常和谐、幸福的一家人,不管经历了什么困难,都能团结渡过,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父亲和我姐弟生活了几十年,这期间有分、有离,也有聚、有合,不管是离是合,我们都心心相印,朝夕牵挂。他俭朴的生活方式,踏实的工作作风,诚信的待人品德,都是我姐弟两人步入社会后,处处学习的榜样。在此,在您离开我们十年之际,儿女没有忘记您。安息吧,您的音容笑貌永远铭刻在我们心里。
 
(文/张青)

上一条:命运共同体

下一条:王老教我打麻将

Copyright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电话:010-82339367 邮编:100083

信箱:bhltx@buaa.edu.cn 传真:010-82339367

手机版

北航离退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