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可见,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的重要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 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就是说。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理想是心灵上的太阳, 它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前进的方向,而且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前进的动力。理想信念是同大学生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但是,在理想信念问题上,有 的大学生认为“共产主义只是极限概念。”意思是说,共产主义只能越来越接近,但永远也不能实现。这实际上把它看成可望而不可及的空想。这种认识不仅是错误 的,而且严重影响和阻碍着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和进步。为了帮助大学生树产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现就大学生理想信念这一难点问题进行一下解 析。
为使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大学生心中扎根,就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教导的那样去做,就是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转引自《求实》2014年第11期,第14页)引导大学生在理论上和在历史规律上认识共产主义上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理想;在基本国情上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人才要有共产主义理想,成才需要共产主义理想。
一.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理想
理 想不是空想。理想和空想之间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科学理想是人们根据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正确认识,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势的一种科学 预见。事物总是遵循其自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向前发展的,直到最后变为现实。空想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一种虚假的、歪曲的反映,是人们凭主观愿望和主观想象虚 构出来的东西,就是说,它是缺乏科学根据的,因此,空想是不会得到实现的。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理想。因为,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对人类历史发展 规律的客观分析和科学预见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 的合理部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总结工人运动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想,从而使共产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理想。
马 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特别是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客观经济规律,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 本矛盾即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性,是资本主义社会根本无法解决的矛盾。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是私有制经济最后的表现形式,资本主义社会 必然为共产主义生产方式所代替,并鲜明地提出了无产阶级赋有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历史使命。由此可见,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是有科学根据 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人才要有共产主义理想,成才需要共产主义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五四讲话)在我国,作为社会主义的大学生必须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才能展现和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在 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才要有共产主义理想。这是因为,我们的人才规格和素质要求不仅是高水平的,而且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种规格和素质是必不可少 的,这就是,不仅应当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而且还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献身精神。同时,在我国,成才需要共产主义理想。古今中外,凡被称为人才者都是有理想者,只不过其理想不同罢 了。人才的成长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矛盾斗争和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个内部因素就是要有理想,要确立奋斗目标。据此,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生,要想成才,就必 须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因为,共产主义理想是社会主义大学生前进的强大动力。这一点已被革命老前辈的经历所证实。无数的共产主义者之所以能为革命事业英勇献 身,成为光照日月的光辉形象,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具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因此,社会主义大学生只有把个人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融为一体,才能献身革命事业,战胜一切困难,勇往直前去争取胜利,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经受考验,永做生活的强者。
三.正确对待共产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共产主义理想与现实是存在矛盾的。这是因为,理想,是人们为之奋斗的有实现可能性的目标;现实,是事物合乎规律发展变化的客观过程。可见,理想和现实是不同 的,二者是存在矛盾的。然而,理想与现实并不是“非此即彼”绝对对立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共产主义理想与现实 的矛盾,也会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大学生和健康成长和进步。那么,怎样正确对待共产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呢?习近平总书记给了我们一个正确的方法,他说: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 清澈明了,自然就能做出正确判断,做出正确选择。”(转引自《求实》2014年第11期第14页)。
众 所周知,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还存在着一些旧社会的痕迹;也因为我们党内极少数腐败分子对我们党风、民 风和社会风气的严重破坏,使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被践踏,出现一些不正之风;还有就是,自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引进,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 式也趁机渗透到我们社会,使社会出现了一些丑恶现象。对这些丑恶现象,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去认识和对待这些问题,就是说,看问题的方法要正确, 要善于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任何时候都要分清整体和部分、主流和支流。不要夸大阴暗面,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因为有一些不正之风,社会上出现了一 些丑恶现象,就把我们整个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看成漆黑一团。更不能把一些不正之风和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归结到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因为这些不正之风 和丑恶现象是剥削阶级思想在我们党内和社会上的反映。我们党提出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要求我们用健康的因素去克服、抵制、清除这些不健康的 因素,为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而奋斗。党内极少数腐败分子之所以成为腐败分子,追其根源来说,除了经济根源外,在思想根源上,就是他们忘 记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忘记了在入党时宣誓永不叛党的承诺。因此,他们走上犯罪道路是必然的,是不奇怪的。从极少数腐败 分子走上犯罪道路的反面教育,我们不难看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永不叛党,对于社会主义大学生健 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非常重要的。社会主义大学生要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就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生,要相信党、忠于党,永远跟着党 走,这是唯一正确选择的道路。
(文/马吉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