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天下午,和老朋友Y坐在主楼前茂密的树林中聊天,他突然感慨地说:太美了。我略带惊讶地发问:美来自何处?答: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点点滴滴洒落在草坪上,洒落在你我身上,周围一片宁静,芳草如茵,微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在这种美境中,和老朋友谈古论今,天地之道,心中恬适而愉悦,感觉美啊!
我问:我怎么没有这种感觉?
答:景致在脑中呈现出一种形象,它会因人的性格、情趣不同而变化,现在的景致在我心中产生了愉悦。
问:谁不愿意自己的心中产生愉悦?
答:那就看一个人能不能欣赏,景物的形象不是固定的。同一个景物在千万个人中呈现出千万种形象,它的意蕴之深浅随欣赏者的个性而变化。欣赏是个性的创造,而创造出来和形象是情趣,同时是个性的反照。
我说:照你这么说,一个人的个性决定一个人能不能欣赏美的事物?
答:由于生理基础、心理素质、文化教养、生活环境、生活阅历的不同,人们的审美能力、审美趣味就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在美的欣赏与判断中,都是以他的全部精神财富为基础的。
我问:能不能加速培养?
答:应该可以,这需要自我追求和悟性。
又一天下午,坐在荷花池边聊天,他突然拿出照相机,快步跑到池边,面向对岸,抢镜头拍照。
我追过去问:看到了什么?
他说:太美了。
我问:什么美?
答:绿树倩影入池,身穿红色衣服的小女孩儿牵着妈妈的手向前跑,妈妈的长裙、长发向后飘动。颜色、形态、人、景,一幅画。真美!
问:悦目之美?
答:悦心悦意。
问:不就是看到了如画的美景?
答:悦目只是生理感官的快乐,通过眼睛,愉悦走向内在的心灵达到悦心悦意。
问:如何走向?
答:通过想象,理解、领悟和情感。
问:瞬间?
答:摄影是瞬间艺术,许多心理变化瞬间完成。
问:能不能说具体点儿?
答:从偶然的,具体的,有限的,诉诸感官的形象中,通过理解、想象、领悟到更多的、内在的、本质的、甚至是无限的内容。
问:结果呢?
答:提高了心意境界,心意范围
问:一次拍照?
答:一次感受。
问:什么感受?
答:一次次,一次次,就助长了人性的发育,心灵的成熟。
问:啊?!心灵能变化吗?
答:应该能够。
问:如何做到?
答:在审美中不断培育情感心意,逐渐形成心思意向。
问:怎样培育?怎么形成?那不等于说能够后天培育吗?
答:据说通过调节心理结构。
问:怎么调节?
答:不清楚。这是审美心理学解释的内容。
问:什么是审美心理学?
答:不知道。只听到过这个术语。
二
在去往康西草原、野鸭湖的旅游大巴上,看见好朋友D,他也是摄影爱好者。这次机会难得,决定紧随其后,进一步领略、请教其摄影艺术创作过程和理念。
进入康西草原,他独自径直朝草原深处走去,我跑步追上,紧跟前行,时值初夏草未发芽,看上去,一片荒野,但他却拍摄不停。
我问:荒草野地,何美之有?
答:自然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它是有生命的,同一自然物,有时表现为这样一种美,有时表现为那样一种美,而各种情态之美中都富有生命力。看上去,荒草野地,其内涵充沛的生命力。天地之间无一例外,人的心能感应出它们生命之美。
再往深处,草原上显现两顶白色“蒙古包”,一位妇女在包旁活动,一个男孩放飞一支红色的风筝,他举手,啪啪连续拍照。
我问:为什么这个景色触动了你?
答:早年间,康西草原是荒芜人烟的自然物,当它与人发生联系,成为人的对象,成为人的现实生活要素,构成了特定形态的自然美。
说话间,远处一匹小马驹,在蓝天、白云、蒙古包、劳动妇女、男孩、风筝衬托下疾速飞奔,他的镜头跟着小马驹转动,又是不停地啪啪连续拍摄。拍摄后,凝神沉思,似乎在想什么。
我问:你在看什么样?
没有反应。
再问:你在想什么?
答:想冲洗后的照片。
问:照片不就是拍摄的景吗?
答:不知是否拍出了生命律动的节奏。
我听不懂。
又问:你不是连续拍了好几张吗?
答:好几幅中能够有一幅是我想像的就不错了。
我还是听不懂。
又问:在你取景拍摄过程中想像了什么?
答:突然看到小马驹翘起马尾飞奔,它的样子吸引了我,打动了我,我产生了强烈的第一印象,镜头跟着它转,脑子里激起想象,想象使我情感亢奋,体验到全身心的感动,有舒畅,有怡悦,有激昂。细小的生命,生腾出惊人的活力,它似乎记忘掉一切,只是奔腾。
问:你怎么知道?
答:想像、理解。进入它的心理境界。
问:进入它的心境?
答:不只是它,由它领悟到一切惊心动魄的奔突。
问:领悟之后呢?
答:是一种精神享受,满足。想把这种享受、满足、意念、理解和领悟变为永恒。
问:怎么变呢?
答:创作出来。
问:回去写感悟?
答:不是写,反映在照片中。
问:照片反映什么?
答:反映我的体验。
问:什么体验?
答“就是刚才我所感到的一切美好的体验。
我叹!我惑!我欣羡!
到了野鸭湖,他又独自沿小路向远处湖对岸方向走去。我仍继续跟随,领略他的艺术创作,听听他创作过程的体验。
看到一对对天鹅从野鸭湖的芦苇中突然振翅飞起,互不相识的同游者们不约而同地同时拍照,啪啪声连成一片,似乎都体验到什么。他又是沉思不语。此时,看到一个大的野鸭带着一群小野鸭,不断变换队形在杂草中游弋,他又是是连续拍摄。
我问:你似乎观看天鹅和野鸭群时有些激动?
他笑笑不语。
又问:这一次是什么体验?
答:体验是说不清楚的,只是体验。
我说:随便说说,模糊的,零散的、片断的、抽象的、词不达意的均可。
他说:这个野鸭湖,看样子,除入口处外,大部分地方未经人工改造,这些动感的成对的天鹅,一个个野鸭家族,栖息于野草湖水中,这种景象的出现,使我从意料不到,突然变为理解和欣赏,并带有一定的尊重。心中突然涌现出一种……一种……一种在任何处境中,那种永远不离不弃,长相厮守,和谐安祥的印记。这种景象充满着真正的生命永恒。生命有各种形态,人是一种生命形态。应欣赏、热爱、尊重各种生命形态,我想把自己心中的冲动和理解定格在我的照片中。
我问:是不是强烈的情感体验蕴涵着深刻的理解?
答:可能是吧。
问:这种体验和理解对心灵有什么影响?
答:说不清。似乎有人说,体现在心灵的成熟和人性的培育。
问:你自己感觉呢?
答:可能是当我看到具有生命意味的一切,它们美丽的形态在我心中得到满足,也希望在自身得到映照,致于这是心灵的成熟,还是人性的发育,我说不清楚。
问:你在欣赏过程中,美感的获得是你自己情感的自然流露,美的欣赏之所以令你感到兴味无穷,是你发现了什么并且想得到什么,有些奇思想法,不妨抽象地形容一下?
答:草原秃的枝叶似乎灌注了生命,从白天鹅跃跃然的动势中,可以领略到这个机灵的大鸟企图飞越长空的风神。看到小马驹狂奔,心里忽然出现千军成马的奔突和疾进。面对这些对象的活动使自己在追拍中由亢奋而升华。
问:从康西草原到野鸭湖,一路走来,估计你拍了几百张照片,都是美的触动吗?有时我不知你为什么拍?
答:奔腾飞驰,展翅蓝天,有动态美。湖水碧波如镜,有宁静美。清澈晶莹,有纯洁美。
问:在你看来,好象处处都存在美?
答:凡是能显示情趣,显示自己生活和各种现象,总是被自己所欣赏和喜爱。或者说,一个人随着审美能力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对象进入审美视野,甚至于可以处处发觉美。时时呈现审美的愉悦心境。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多处的自然风景产生丰盈的心灵。
问:又提到心灵,心灵似乎比思想、精神更震憾人,心灵怎样形成?
认:审美提高的过程就是塑造心灵的过程。或者换个词,是培育人性的过程。人性又是个争论的词。再换个词大概都能接受,审美是在陶冶性情。
问:性情与人性有区别吗?
他反问:你认为有心灵,有人性之说吗?
我且答且问:既然有心灵,人性词汇,既然常挂在人们嘴边,就很难说没有。承认它,培育它,滋养它,使人们有美好的心灵和人性岂不很好吗?
他答:是的。从某些方面来说,我也觉得心灵比精神、思想内涵更深。
说话间已走到湖边尽头,踏上一个曲曲弯弯的桥。
我问:这个桥面怎么这么低,贴近水面,栏杆这么矮,游人容易掉下,桥又光秃秃与远处土岗上的亭子颜色不搭配。
答:自然美的自然性在外在形式上应该符合审美生活,它的色彩应该是悦目,天然本质,与湖水、芦苇和谐;它的线条应该宜人。桥面低,栏杆矮使人与水面接近,有与自然融为一体之感。这种桥叫栈桥,再往远处有大片大片的原始湿地连在一起。过去它就在人的周围,限于生产,经济条件以及人们的认识水平,在物质与精神方面未能与人们形成密切关系。随着一切的变化,和北京郊区许多地方一样,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环境或生存条件或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人们劳动、工作之余愉悦精神、审美享受,激发人们的诗情画意、陶冶人们的情操的好去处。
开始往回走,拍照少了,聊天多了。
问:野鸭湖的栈桥、康西草原上的风力发电装置与自然美合吗?
答:一方面是,自然美作为一种特定形态的美,必须体现在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中,自然美贵在自然。另一方面,自然物与人的社会生活联系也是广泛而复杂的,因此,自然物的美在一定条件下与人的特定联系会得到不同侧面的显示。何况,这里不是历史文化遗产,如颐和园,在颐和园的视域中不能出现现代化特征,如烟囱。原始生态景中,出现风力发电装置和栈桥,正是自然人化之美。
问:你有所偏爱吗?
答:两者兼而有之。
问:你在摄影时喜欢选择哪种对象?
答:美感的领域是没有限制的。任何对象都可以进入审美的领域并获得美感的正价值评价,即使日常生活志趣也不例外。
问:为什么你处处发现美,我发现不了?
答:不对,人人都会发现美,因为人的智慧,从客观上决定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人们笑称,黑夜给了中国人黑色的眼睛,中国人都会用它来寻找光明。上帝又为我们公平地开启了心灵的窗户,我们都会用它来寻找美。
我问:是吗?
他问:你怀疑吗?
我答:说不清楚。
走到大巴前,登车,结束了康西草原和野鸭湖的一日游。带着新学到的知识和新生成的思绪,踏上返校的行程。
三
在主楼前的坐椅上和老朋友Y谈起康西草原、野鸭湖之行以及和老朋友D的交谈。他和D很熟悉,两人都善长绘画、书法、篆刻、摄影,前者外加国乐,后者外加写作。于是,我的提问就更加直接了。
我问:你在玩味你所欣赏的任何对象时,比如:书写一篇诗词或演奏一个名曲,心中之美达到极致时,你的心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答:玩的时候,就想玩的最精美,一心专注。美感来自凝神境界,在凝神中,不但忘记对象之外的世界,也忘记了自己的存在。玩味的对象成为孤立绝缘的意象,我就无所为而为地观照它,欣赏它。这种把一切都忘记的心理,就只留下对象的形象的直觉。形象是直觉的对象,属于物(如写的字,刻的印章、奏的乐)。直觉是我心知物的活动,属于我。美感逐渐增长的过程,就把物与我之外的其它事物都置之度外了。在聚精凝神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在这种凝神中,我心里除观照对象外,别无其它,于是不知不觉中,从物我两忘达到物和我成一体。我沉入物中,物也沉入我之中,我的各种情感移到物里去分享物的生命,此时确实感到字、画、音乐是会变化的,有生命的。物则因为我的情感的移入而变得有生机,我的情感和物的生机往复回流,似乎盟生出一种体验,书、画、篆刻、音乐已经不是具体的物。自己的生命和周围的大气回环震荡,美的感觉达到极致。
我听得有点出神入化,但没有亲身体验,于是产生许多好奇的问题。
我说:你讲的话和D讲的话,听起来意思差不多,但我不会重述。是不是拍一幅照片、写一个条幅、刻一个印章、拉一曲二胡,看起来很短时间完成,实质上背后潜隐着你们全部生活和知识的积累,甚至还包括你们的信仰、好恶、所受教育、阅历、记忆乃至偏见,还掺和着你们各自不同的想象、情感和领悟。终极目标就是创造或引向一个各自的独立的美感世界,一个丰富的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统一?
他说:我同样感到你概括的神乎其神,这种意象的体验用语言表达不清楚。但不过每个人都追求生活的绚丽多彩,生动活泼,充满生机,所以也容易感受到外在对象的美,不期然地抒发着自己感受、情趣、追求、愿望和理想。有可能像你说的,容易发现美,进而有创造美的冲动。
我问:你们内心有一个丰富的外部世界,是吧?你们的现实生活怎样?
他说:不懂什么意思,问具体点儿。
我问:总是在挖掘、发现现实生活的美,看到丑了吗?
答:当然看到了,尤其在审视社会美时看到了丑的一面。
问:如何评价两者的存在和分量?
答:我感觉两者都在变化着,丑在走向弱势;美在走向强势,而且是永恒的。
问“丑不是永远的存在吗?
答:你引向了一个更大的话题,即美与真和善、丑与假和恶的问题,这个问题太大了扯不完。
问:不扯远,只用普通话,说结论。
他说:有人说,真是真,真不是美,但真是美的基础,善是善,善也不是美,但善是美的灵魂。也有人说,以美启真,以美贮善,以美育灵,总之美的终极是真与善,人性向着真善美发展。此题到此为止,不争论,不辩论,不讨论。
问:你们俩都说,如果到处发现美,就是美的生活,如果看不到美,会是怎样的生活?
答:其实,一个真正爱美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热衷于创造性生活的人。如果对生机勃勃的生活豪无查觉,对周围的一切漠然视之,毫无兴趣,也就不容易感受到美,更不容易去追求美、创造美。换句话说,如果主体因个人原因缺乏相应的审美条件而构不成审美关系,它并不影响对象存在的美的价值,而恰恰主体享受不到美的体验,其心灵得不到美的陶冶,其生活必然会索然无味。
问:你的意思是否概括为:美感陶冶、培育成熟的心灵,心灵决定美好的生活。
答:必然是。
问:发现不了美,又不感到生活索然无味,可能吗?
答: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优美的旋律和嘈杂的噪声对它别无二致,对于其它许多美好对象也一样。如果主体六根异常,自己虽不感到生活索然无味,群体中他是“异类”,这样说可能太偏激,但究其根源,在于心境。应该说,美感产生了美好的心境,心境是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影响一个人整个行动的持久情绪状态,使一个人的生活和体验都带有某种情绪、色彩。一个人心境的好坏或正邪,不仅能强化或钝化他的五官感受能力,而且还可能引起相反的感受。如果整日闷闷不乐或看一切都不顺眼,就可能失去任何审美的兴致,如果心理异常,甚至可能颠倒美与丑。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心境对美感的重要性。
我问:心境取决于什么?
答:心境和心灵密切相关。心灵是人的内心世界。心境是心灵的境地,也就是心灵处于何种层次。不同层次心灵的人,对世界的基本态度和看法不一样。我们说某某人现在的心境很好,就是说他目前看待周围世界的态度非常适合现状。我们说某某人心灵很美,是指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洋溢着善良的美,他所有的外在表现是人性中积极的一面。
问:心境是凝固的吗?
答:我说的可能有点“教条主义”,一个人的心境与性格、遗传、生理基础、心理素质、文化教养、生活环境、生活阅历有关,更与人生观、世界观有关。这些因素又恰恰导致审美能力、审美趣味的不同。这种不同不但有高下之分,而且还有健康与病态、先进与落后之别,一个有崇高人生追求的人,始终以乐观的心境面对生活。
问:那怎么看待个人能动作用?
答:我们无法改变先天,但可以改变后天。即形成良好的人生观。我们一时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思绪,改变心情。
问:怎么改变?
答:情由心生,境由心造,获得一个好心情,传达到心理的感觉就是好心境。
问:这不是唯心主义吗?
答:人们的实践体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我说:那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心灵,就有什么样的生活?
答:同意。
我说:通过你我交谈,和老D在康西草原、野鸭湖边走边谈,是否可以概括出这样一个公式:
良好的心境→完善的审美→成熟的心灵→愉悦健康的生活。
他说:可以。这只能是你我的概括。
四
老朋友Y和D有共同的爱好,都是出口成章的学人,都有良好的心态,乐观的生活,真羡慕啊!
难能可贵的是:两人都是理工出身,从善长逻辑思维增加了圆润的形象思维。
更加羡慕的是,多少年来,我校有那么多离退休老人在享受着琴棋、书画、诗词国学、中西音乐、中西舞蹈等到艺术美感,陶冶着年老的心灵,营造着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享受着美好的晚年生活。这又使我想起多位哲人、学者对我们的启迪:
李政道先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宣传美(艺术)与真(科学)的统一性。当他举行科学学术报告会之际。专请著名画家泼墨抒怀,把科学话题与绘画佳作天一无缝地融合在一起。
杨振宁先生自幼学习唐诗、音乐,在物理学探究中发散出形象思维的火花。他说:“七十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阙,悲欢离合以后,才逐渐体会到‘高处不胜寒’①和‘鸿飞那复计东西’②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岂堪托此生’③和‘犹恐相逢是梦中’④是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懂的诗句。”
苏步青先生既是著名的数学家,又是出版过多部诗作的诗人。他对审美价值的认识颇为精辟。他说:“我是研究数学的,整天和数字公式打交道,大脑容易疲劳,生活也比较枯燥。倘若通过文史学习,包括诗词的阅读来调节一下,这对于本行的钻研不无好处。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围棋名手,同对方下棋,酣战中,对该走哪个棋子犹豫不决,此时,他往窗外看了看,天边正好飞来一行大雁,他悦然大悟,立即下了一个精彩的棋子。……搞理工科的人们搞点形象思维是很有好处的。”
注:① 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② 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雪踏泥,
泥上偶然留佳印,“鸿飞那复计东西”,
┅┅┅┅
③ 杜甫 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所问无空阔,“岂堪托此生”。
④ 晏几道 鹧鸪天
……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钜照,“忧恐相逢是梦中”。 (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