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北京市教委关于“科技专家进校园”的要求,发挥老科总丰富的科普资源,探索“关心下一代”科普进学校的内容、形式及效果。

徐扬禾老师的科普报告拉开了航空科普进校园的帷幕
酒仙桥地区是工厂区、是城乡结合部,科普资源相对匮乏,十分需要科普知识。北京电子管厂老科协在总会支持下,请北航老科协,发挥科技专家优势,把“酒仙桥二小”作为科技专家进校园的首选对象。

北京电子管厂老科协会长和理事亲自参加科普活动
在“酒仙桥二小”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二月下旬,北航老科协认真准备,经过三方协调一致,“明确了主题、制订了计划、落实了安排”。

酒仙桥二小的门卫华主任亲自动员
北航附小从1954年2月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60年不平常的历程。为了纪念北航附小成立60周年,我们两支部响应离退休处党委和北航关工委的工作部署,积极组织开展了以“代代传承,一路追梦”为主题的系列党日活动。 现将我们在活动组织中的一些主要认识和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题“关心下一代、航空科普进学校”
二、计划分两方面进行
1. 从全校层面,由北航老教授科普报告团作三次科普报告、组织一次参观:
☆ 3月 5 日:徐扬禾教授:“飞机的诞生、发展与启示”;
☆4月16日:陈光教授:“从歼15在航母上成功起降谈现代战斗机
的发展与特点”
☆5月21日:赵文利教授:“航空母舰与舰载机”
★4月26日组织学生150人到北航参观航空航天博物馆。
2. 从课程层面:开设“航模”校本课程。由北航老年航模队派出六人参加,组织四次航模讲座、航模制作、航模试飞(3月25日、4月8日、4月22日、5月6 日),一次航模比赛前辅导(5月27日)。六人中有两人为国家航模运动健将(盛焕鸣教授、孙景桥高工)、两人为原北京航模队成员(伍必兴教授、王俊清教 授)。
学校相应组织25人航模社团,分5个小组,选择以后参加区比赛的两种航模飞机进行讲座、制作和试飞。
三、落实情况:
从 3月5日第一次科普报告开始,到5月27日最后一次赛前辅导,历时近三个月,北航专家们克服困难,尽心尽力完成了全部预定任务,取得了园满结果。整个过 程,北京电子管厂老科协积极配合、积极参加,尤其在制作、试飞过程中,还当起义务辅导员,力所能及做北航老师的教学工作助手。

伍必兴老师为学生讲航模知识
教学相长过程中,北航老科协网站及酒二小网站,对这次系列科普活动作了热诚交流、感悟航空科普传递孩子中紧迫感和责任。

王俊清老师耐心指导学生制作航模飞机
四、活动效果
首次三方联手,互相协作、配合默契,这使科普活动达到了预期要求。表现在:
1. “酒仙桥二小”3至6年级602名学生先后聆听了航空知识讲座。
通过讲座,学生们对航空科学有了深入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航空航天梦;
通过讲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的发展;部份学生对航空航天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并立志长大要从事航空航天事业。

臧宛生老师细心指导学生裝配航模飞机
2.通过一个学期航模校本课的辅导,推动学校“校本课”内容的多元化,兴趣广泛化。学校科 技教师组织了30名学生参加朝阳区航模比赛,比赛结果,成绩优异,属朝阳区最高水平。其中“扑翼机”滞空时间25秒,打破区纪录。学生、老师、学校都高 兴,专家们、老科协受到鼓舞,汗水浇出幸福梦。

盛焕鸣老师指导学生试飞中如何调整飞机
3. “老科协”与学校科普合作走出了可喜的一步,是科普进学校新形式,是三方积极性、充分发挥的好模式。关键是两个老科协领导亲自组织,“酒仙桥二小”大力支持,专家、教师尽心尽职。这次走进学校是天时、人和的体现,是动机和效果统一,是一次热心公益不计报酬的实践。
孙景桥老师指导学生试飞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们准备试飞了
制作好的小鸟准备飞行了
(图/文 徐扬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