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通知 -> 热点新闻 -> 党建工作 -> 正文

北航后勤保障处退休职工第一、二、四党支部组织党员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日期:2021-06-14   点击量: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6月9日,后勤保障处退休职工第一、二、四党支部联合组织党员赴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田庄村,纪念馆建成于2011年,以门头沟区第一位中共党员崔显芳的革命事迹为主线,通过历史回顾、情景再现、缅怀先烈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了京西山区中共组织创建和成长的光辉历程。

大家来到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京西星火》展览大厅,解说员讲到:在1922年,京西山区雁翅镇田庄村青年崔显芳到上海求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返乡,兴办学校,传播新民主主义思想,发展党组织。1932年9月,在中共北平市委的协助下,由崔显芳等优秀党员组成京西深山区第一个中共支部在田庄村诞生。由此当年数以万计的有志青年,离开京城,在这里驻足,然后奔向延安,加入到革命队伍。这片红色热土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区之一。

跟随讲解员,党员们认真聆听,仔细参观革命历史时期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的诞生与发展的实物和珍贵的历史图片,有些同志还不时的拿出手机拍下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大家近距离感受红色岁月中的革命情怀,深刻缅怀老一辈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奋争历程和丰功伟绩。

在崔显芳烈士纪念馆,通过历史回顾、情景再现的方式,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崔显芳烈士的革命事迹。介绍了崔显芳烈士为了传播先进革命思想回到家乡创办学校的事迹,在家中开辟教室,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启发民智,在西山深处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发动民众展开斗争,用星星之火照亮了山川。

崔显芳曾两次被捕,受尽酷刑,但他始终坚贞不屈。崔显芳临终前他把儿子叫到自己床前,用手指写了三个字——“跟党走”,牺牲时年仅47岁,他的家庭三代人参加革命,出了四位革命烈士。崔显芳烈士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党的事业,自己连一张照片都没留下,留给我们的就是“跟党走”三个字,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循着先辈的足迹,支部党员还参观了田庄高小党支部旧址和崔显芳故居。几排简陋的桌椅,依稀可见当年学习的场景,这里是传授马列书籍和进步思想的地方,这座小院曾三次被日寇烧毁,又重新修建,延续着革命思想的火种。前辈创伟绩,后人效楷模,田庄垂青史,英雄当更多。如今青山环绕,绿树成荫,红瓦白墙,鳞次栉比。京西第一支部党旗久久飘扬,崔显芳故居守护红色信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庄严肃穆,革命故事墙讲述血色记忆。这里成了很好的党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缅怀革命先烈,共忆峥嵘岁月。重温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通过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参观学习,大家深入了解京西山区第一党支部的先烈们,在战争年代为党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事迹,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同志们热爱党、忠于党、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怀,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

Copyright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电话:010-82339367 邮编:100083

信箱:bhltx@buaa.edu.cn 传真:010-82339367

手机版

北航离退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