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下一代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通知 -> 热点新闻 -> 关心下一代 -> 正文

北航“三老”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志英教授采访纪实

发布日期:2024-02-26   点击量:

2024年1月13日下午,心起点实践队的队员在北航沙河校区F717采访了北航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教授,现任北航“三老”协会常务副会长、北航关工委常务副秘书长陈志英老师。深入了解他年少时选择航发事业的初心、在工作中的航发故事、自己理解的航发精神以及对于航发科普实践的经验与看法。

陈志英教授不仅是一位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有着深厚学术功底的学者,更是一位立德树人、航发科普方面的实践者,在科普工作与公益事业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对航发精神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与体悟。

教授简介

陈志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教授,现任北航“三老”协会常务副会长,北航关工委常务副秘书长,北航2022年“立德树人卓越奖”获得者。陈教授不仅科研技术过硬,教学成果丰富,还是非思政专业教师中讲党课次数最多的教师,北航教职工合唱团团长,常年参与公益事业,积极投身航空航天科普活动,是一位幽默风趣多才多艺,深受广大同学喜爱的“宝藏”教师。


采访记录节选

问:我们了解到您不仅从事科研工作,是一名发动机专业教师,还是北航教职工合唱团团长,北航非思政类教师中讲党课最多的教师,我们中的很多同学都听过您唱红歌、讲党课,生动有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对于我们很多同学来讲,单单做好专业课的学习就已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所以我们想向您请教,您是怎么做到在做好自己专业课的同时,还培养了这么多爱好的呢?

答:其实我们都是有共同点的,也就是说从小有一些爱好,这是基础。但是反过来说,我认为还是学业是第一。假如我现在只会唱歌跳舞,那你羡慕我,佩服我吗?正是因为我有一个主业,爱好这些就成为了锦上添花的东西。所以你们也一样,先把主业做好,这是前提,这样之后你才能再往其他方面拓展,这才叫“综合素质”。在学有余力的时候,去多方面地锻炼自己,展现才华。爱好事实上对学习能起到促进作用,有人可能觉得参加课外活动时间紧张,压缩了学习时间,但适量的爱好在拓展能力的同时还能督促你抓紧时间学习,这样一来做事不会散漫,整个人的精气神是主动积极的、不懈怠的!

问:我们了解您从毕业之后就一直在留校任教,近几年也参与很多科普工作。我们同学很多在暑假的时候也有去支教、科普,但是其实效果不是那么好,因为很多小朋友他们不太能听得懂我们讲的东西,上课也不太怎么听,科普效果不是很好,您可以向我们传授一些您科普时的经验吗?

答:我觉得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给小孩子科普,首先需要有吸引力。小孩子和高中生、大学生是不一样的,如果非要讲“飞机是由机身、机翼、发动机等等组成的”,那他们就不爱听了。给小孩子科普要有趣,小孩子也愿意听。第二个方面,可以带一些奖品去奖励小孩子,调动小孩子的积极性。比如带一些杂志,小朋友回答问题积极就可以奖励给他们。第三个方面,是鼓励多动手实践。比如给每人发张折纸,让他们叠纸飞机,再让他们试飞,还可以组织比赛看谁飞得远,接着又可以给他们讲解为什么有些纸飞机飞得更远,有些飞机却飞不起来。这样知识就以有趣多样的形式被小朋友们吸收了。

问:您能和我们简单分享一下您在科研中遇到的印象深刻的挑战难题,或者是科研中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些经历吗?您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答:其实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难题。我说一个我的例子,上个世纪90年代,我的导师出国做学术交流,回来之后发现,我们跟他们差距太大了。比如测振动这一实验,当时我们只有通过调频,一直调到有一个频率跟物体固有频率相等的时候,才能测出来。国外拿锤子一敲,所有固有频率都知道了,叫一锤定音!后来理论慢慢也明白了,就是“傅立叶变换”。再后来随着国家的科技投入,我们在四川研究所做实验的时候,一锤子下去,测试出来了!这样我们也就掌握了。高校和研究所的区别就在于此,高校是做前沿的,它紧跟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面向世界科技的前沿。而当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会了一项技术,自然而然就带到了各个研究所,用来解决具体的工程问题。高校攻关的是专业技术,研究院所解决的是一个具体型号的问题。

问:想请问您,我们现在应该怎样更合理安排我们的大学生活,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和精神,未来才能做一名合格的航发人呢?

答:先从眼前来说,首先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包括之前说过的兴趣爱好,但我还想补充几点。第一个学习方面,一是系统性地学习。现在很多低年级的学生还没开始学习专业课,虽然目前学习的这些基础课程看似与专业关系不大,但这些都是隐性知识,是未来学习专业课的基石。二是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这和高中的被动刷题不同,大学上课如果没懂,就需要主动问老师、找资源,未来的工作也是如此。第二个方面,要提高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包括两个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为人处事需要辩证思维,二者不可颠倒,否则对待科研就会模棱两可,与人打交道又让人觉得难以靠近。第三个方面,要有人文情怀。未来不管是科研团队合作,还是与人打交道,学会做人是十分重要的。第四个方面,是身心健康。你们是幸运的一代,一路都享受很好的资源,但是要学会如何面对挫折。遇到挫折我们怎么样去克服呢?一靠心理二靠身体。心理首先要不畏惧困难,以积极阳光的态度去面对。对于身体,现在大家都在普遍变差,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因为人类科技的进步,不需要亲自做那种力气活儿了。所以我们需要定期额外地锻炼,这不是口头上的,要像桂海潮教授那样付诸行动。

问:您是否可以为我们留下一句寄语,表达一下对我们的期望,激励我们继续努力,未来能够投身于航发事业并为之做贡献!

答:逐梦空天志高远,脚踏实地向未来!这就是对你们的祝福!

在采访活动结束后,陈教授热情不减,带领我们到F3的心动科教中心和F1大厅展区参观,既为我们讲述了学院历史和航发知识,又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讲解技巧、科普方法。

陈老师是一个很有趣的老师。短短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从该怎样向小孩子做科普,到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航发人,他用一个个小例子向我们展示应该怎样做科普,从自身经历出发告诉我们要选择自己人生的从业目标并为之而奋斗。通过与陈老师的交谈,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之外的知识。                                            

——李泽博

陈老师是一名很有亲和力、有独到见解的老师!陈老师不仅仅在航空发动机事业中奋斗拼搏五十余载,还在歌唱、舞蹈、讲党课、做科普等方面颇有建树!这次采访过程中,陈老师用一架飞机模型教会我们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做好科普工作,也亲自带我们去参观发动机实体,给我们讲解背后的故事。非常感谢这次的采访经历,感谢陈老师,让我明白了航发人肩上的责任和北航精神、空天报国背后的深刻内涵!                                                           

——查楚益


本次采访中,陈志英教授亲切地向我们分享了自己求学、工作中的故事,为我们讲解了推普技巧,传授了科普经验,分享了科普观点,同时也让我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人生态度、航发精神体悟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从陈教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热情与活力,看到了他们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深耕研究,还在树人、公益、文艺等各个方面充满激情,不仅提升自我,更点亮别人。陈教授的讲述也激励着我们向着更好的自己不断提升、丰富,为了更高的事业而不断努力、奋斗。

Copyright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电话:010-82339367 邮编:100083

信箱:bhltx@buaa.edu.cn 传真:010-82339367

手机版

北航离退休公众号